原标题:吉大:为“爱折腾”的学生“建苗圃”
■本报记者 刘博智
跟大多数的博士生实验室、教室两点一线的生活轨迹不同,吉林大学新闻传播学在读博士王熙博的一天通常是这样开始的:
8点整,例行会议在公司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新的目标和计划在这里酝酿、诞生;9点,王熙博回到电脑前开始工作,整理报表、数据分析……从公司运营模式的塑造到每一个细节的分析,都需要分毫不差。
与此同时,王熙博的身边,吉林大学的创业者们,正在集束发出耀目光芒。如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当下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但实际上,从2006年至今,吉林大学一直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路上,从建机制、搭平台开始,做了种种尝试。
因指导学生创业,老师评上教授
如今在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的张金山和王文成教授已经成了名人。他们的名声来自两件事,一件是从2011年开始,他们就将大量的精力扑在指导大学生创业项目上;另一件事,是因指导学生创业项目屡次获奖,这两位金牌教练被校长直聘为教授。
因指导学生创业而评上教授,这件事在吉林大学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吉林大学团委书记姚毓春说:“这不仅是给这两位老师的甜头,更是给全校老师的甜头,这意味着,创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成了跟论文一样的硬通货。”
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第一粒种子,是在2006年吉林大学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第一个金奖后播撒的,这次获得金奖让一直关注创业教育的姚毓春有了底气。
直到现在,姚毓春还清楚地记得,在获得金奖后学校举行的那次办公会上,有位专家试探性地提出在吉林大学开展创业教育时,大家诧异的表情。当时在场的校领导和专家有2/3明确反对这位专家提出的“四个一”工程,即开设一个创业论坛、设置一门创业课程、组织一次创业大赛、对接一批创业园区。
在吉林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副主任李莲英看来,当时推进创业教育最大的难处,在于部门之间的协调。李莲英说:“创业教育这个事情不是一两个部门在唱独角戏,涉及教务处、科技园、团委等,需要部门间协同作战。当时没有顶层统筹,只靠一个部门很难开展工作。”
大家的反对,并非没有道理。那时候,吉大90%的毕业生去向是政府机关、国企。让他们放弃“金饭碗”,自己做老板,在很多人看来,多少有些不务正业。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09年,金融危机使得传统的就业领域遭遇寒冬,吉林大学创业教育却火了起来。
2011年,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领导小组”,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更名为“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中心”,增设创业科,还成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创新创业研究院,累计投入专项经费3689.5万元,“机构、场地、人员、经费”四到位。
提供个性化创业支撑服务
第一次见到王熙博时,吉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王文成就被他“那种不安分,爱折腾的眼神”吸引住了。来学校任职前,王文成曾经办过几家公司,也算是在商海浮沉多年。此后,他以王熙博创业导师的身份,指导了王熙博的本地化移动餐饮服务平台“奔跑兔”和线上线下互动的互联网水果店“果语堂”项目。
不过,在王文成看来,像王熙博这样,能真正走上创业之路的人,少之又少,而真正能够存活下来的更是万里挑一。他认为,创业课不是狭义上的办公司、做老板,而是培养一种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有创新精神的人。
李莲英则认为,高校创业教育主管部门的责任并不是“孵小鸡”,而是“建苗圃”,“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培养企业家,而是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践机会”。
在建苗圃的过程中,吉林大学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创新创业支撑服务体系,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学校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创业大讲堂,全方位开展创业训练,提高创业热情;针对有创业意识的群体,以创业前期准备为导向,协助筹建创业团队,提供经费、场地及相关政策支持,筛选可行项目,实施创新创业能力提升计划;针对初始创业人群,以创业绩效提高为诉求,定期开展创业沙龙,协助设计商业模式,聘请校友企业家为成长导师,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如今,吉林大学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已经实现了全员覆盖,30%的学生接受了创业意识训练,15%的学生进行了创业实践和实训,2014年,吉林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比例已接近毕业生总数的1%。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说,希望通过今后3至5年努力,实现创业毕业生达到毕业生总数的3%至5%。
建“学生创业专区”推动创业项目孵化
李莲英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了一张流程图。从大一入学创业通识课开始到实训平台和创业大赛,再到创客空间和创业苗圃,最后到创业园的项目落地,这张流程图背后,正是吉林大学一直着力打造的,从创业萌芽开始到公司法人贯通的培养渠道。
这条培养渠道的起点是课程,要建立全校铺开的课程就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动刀子”。为此,吉大在本科培养方案中设置创业通识教育必修课和专业教育选修课,建立创业教育课程群,激发学生创业灵感。
不仅如此,吉林大学还建立了跨院系、跨学科专业的交叉培养机制,实施跨学科创新人才培养试验班计划,创业人才培养由原先的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
理论有了,实训实践如何解决?吉林大学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在8个学部建立了17个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3个实训模拟平台,每个校区至少设立1个学生创业苗圃。
对于那些已经相对成熟的创业项目,吉大依托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建立“学生创业专区”,帮助其孵化。“我们为有创业意愿的吉大在校学生,以及毕业5年之内的校友免费提供了860平方米的创业场地,累计孵化大学生创业企业42家,注册资本总计730余万元。”吉大科技园办公室主任高元禄说。现在,吉大又启动了12000平方米的吉林大学学生创新创业园和“互联网+”产业集聚园建设。
学校还积极搭建融资平台,筹建“大学生创业基金”,引入风险投资和天使投资,针对有创业意愿群体,协助筹建创业团队,提供经费、场所及相关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