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第三篇:留学之初怎么过语言关?
2015-10-23 19:08:00
 

  出国留学,首先要过语言关,否则,你无法与人交流、过正常生活,更不用说参与课堂学习、讨论了。

  以下是女儿的经验之谈:不要一来美国就忙着找中国人,组建一个固定的朋友圈,这样很不好。也不是说非要刻意去找美国人交朋友,但千万不要建立一个只有中国人的朋友圈,这样对自己语言的发展很不利,应该是广交朋友,而不要把自己当做一个外国留学生。因为,。首先你的身份在这个学校里是一个名学生,所有的学校社团,不管是以美国人为主的还是以别的什么人为主的,也不管是什么风格、类型的社团,你都有资格参与。不要因为自己语言不行,就缩在一个角落里,一提到什么学生会、社团什么的,就说是美国学生会什么什么的,其实学校里的学生会,是大家的学生会。什么叫美国学生会?不要自己把自己孤立了。首先,你是这个学校里的学生,你是付了学费的,什么学生会你都有资格去参与;如果是遴选类的,你还可以去参加遴选,不要总想着把自己从中剥离出来。积极参加学校里的活动,有什么特长就参加什么相关的活动。我当时参加了清唱团,这是校园里很火的一种社团,不是轻易就能进去的,进了以后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荣誉感,找到一种归宿感。在我之前,好像还没有中国人进入到这种纯粹由美国人主办的阿卡贝拉社团,虽然后来因为忙于学业没时间参加社团活动退出了,但确实让我初到美国就找到一种归属感。

  以上虽是女儿的一家之言,但颇具代表性和指导意义。也就是说,出国之初,要想尽快过语言关,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不要忙于组建只有中国人的朋友圈,要广交朋友,促进语言交流;其次,要尽量参与到和自己兴趣特长相关的社团活动中,找到一种归属感,融入其中,获得交流和表现的机会;再次,要在课堂中积极互动,参与研讨交流,促使自己的语言能力快速提升;最后,还要努力在生活中学语言,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促进语言能力的发展。总之,要善于通过多种渠道提升语言能力,主要包括:

  1.通过课堂交流提升语言能力。课堂交流是主渠道,通过学习、交流、研讨,促进语言能力提升。美国大学的课程学习,教授一般会在课程开设之初,在介绍完课程的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之后,把选修该课的学生分为四五人一个学习小组,根据课程进度布置各小组交流、汇报的主题与时间安排,然后,各小组成员在课下进行分工、合作,准备主题报告。一般从第三周开始,每次上课会有一场精心准备的学生主题报告,小组成员轮流向全班同学汇报各自负责的部分,一人大概5-10分钟,之后,全班一起研讨、互动,小组成员负责答疑,最后老师点评,前后大概一小时左右。从整个主题报告的课前准备、课堂陈述以及师生互动、答疑的过程来看,课下,小组成员必须一起交流研讨、准备汇报材料;课堂上,要面对全体师生公开陈述研究结果,并接受大家的质疑,整个过程,都是学习语言的机会,既可在课下向小组其他成员学习、交流有关专题内容,也可在课堂上公开展示自己的语言学习状况及研究成果,并接受全体师生的质疑和监督,。总之,是在高强度、高压力下进行语言学习,因而,学习效果好,进步快。

  美国课堂除了一半时间交给学生做专题报告外,另一半时间交给老师讲课以及师生互动,老师是根据学生专题报告和课堂互动的情况来给平时成绩的,因此,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互动,在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中学习语言与专业知识。

  2.通过校园文化熏陶渐染提升语言能力。在美国校园里,无论是建筑物、办公室、橱窗栏还是楼道、厕所等,到处都是英文单词或简单句子。校园里的每栋楼名、每块路牌、每个门牌甚至每个橱窗都是学习语言、感受校园文化与生活的最好地方。不学,你将寸步难行,甚至连厕所都找不到。比如,有些办公楼的厕所是不对学生开放的,但会在厕所门口贴一个告示,引导学生去其它楼层解决,这时,如果你不懂英文就抓瞎了,就找不到厕所的门牌号。

  做为作为留学生,可以设定一个初始的学习目标,即以读懂自己的学校为语言学习的起点,然后,藉由读懂学校来读懂美国。为此,校园的每一寸土地都得认真丈量,每一块橱窗都得仔细看过,每一则通知都得细读一遍,只要是英文,就认真读一遍,今天读了,明天再读;晚上临睡前,静下心来,把白天看到的、听到的都记录下来,读一遍,说一遍,再回味一遍,日积月累,英语水平必然大大提高。

  3.通过校外活动提升语言能力。参观博物馆、去电影院看电影都是很好的语言学习途径。博物馆里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全是大段大段的英文,带上耳麦,还能享受全英文听力教学。浸润式学英语,包含每栋楼、每块路牌、每个门牌都不放过,这是校园生活的一部分;还包含每件商品、每种食物都得认真看过,而且读一遍、说一遍,然后把每张购物结算单留待日后学说英语,这是日常生活或者购物生活的一部分;还包含每个景点的说明都认真读一遍,而且拍下照片留待日后学习英文。读懂了这些就是读懂了英文,读懂了美国。

  4.通过日常生活积累提升语言能力。以前在国内,总找不到学语言的环境,现在,完全置身于语言环境中,而且无时无刻不被它包围着、浸润着,想不学都难。超市里,货架上,琳琅满目,满是外国商品,即便是made in China也注上了英文标签;价签上也全用外文标注商品名称和价格,结算单也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英文商品和数字。。。……大马路上,公共汽车里,只要你视力所及、开口闭口全是英语,耳朵里灌的,鼻子里闻的,全是英语。总之,你无处遁形,逃不出外语的世界。交通指示牌、街道名、站牌全是英文;无论是矗立的大楼还是奔跑着的交通工具,全马上了英文单词或简单句式。每件商品、每种食物都认真看过,而且读一遍、说一遍,而且把每张购物结算单留着学说英语。

  总之,置身于美国,无处不英语,留学生沉浸其中,只要努力学习、积极交流,大致经过三个月,长一点的半年时间,大都能过语言关。

  王晓霞:副校长、副研究员、博士、文中母亲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厦门实验中学科研副校长,教育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语文教育、国学教育。2002年到中央教科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实验学校(厦门实验中学)科研副校长。

  宋黛霆:留学生、文中女儿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四学生,毕业于人大附中。自小热爱音乐和旅行,曾背着吉他独自前往欧洲和当地乐队合作演出、街头表演等等。

  相关链接:

  第一篇:留?不留?因人而异

  第二篇:何时留学?需要做什么准备?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