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立足地方 服务行业 产教融合育人才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江苏省教育部门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前身系创建于1958年的陶都工业大学,其渊源可追溯至1933年创办的江苏省立宜兴初级陶瓷职业学校。学院因陶而生,因陶而兴,拥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近年来,学院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围绕地方特色及支柱产业办学,立足地方、服务江苏、辐射全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产教融合为抓手,突出“陶文化”育人,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
组建“四方”合作理事会,创新办学体制机制
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组建由政、行、校、企“四方”组成的校企合作理事会,创新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学院在理事会框架下建立“地方政府主导型”运行载体——“二个中心”:“宜兴陶瓷艺术研究中心”和“宜兴创意设计人才培训中心”;与江苏融达集团合作建立“校企双主体型”运行载体——陶瓷行业电子商务信息平台;牵头组建“多主体型”运行载体——无锡艺术设计职业教育集团。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合作联动机制。
学院依托陶艺研究中心开展对宜兴“五朵金花”(紫砂、钧陶、彩陶、青瓷、精陶)的系统研究,包括工艺的传承、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产品研发和陶文化的推广;依托创意中心开展创意项目研发、产品设计和创意人才培训;依托无锡职教集团,举办骨干教师培训班、专家报告会、艺术作品展览;依托陶瓷电商平台,促进校企合作、信息发布、成果转化和资源共享。
目前,“两个中心”已成为陶艺创意创新创业基地、人才培育基地和文化交流传承基地;“一个平台”已成为陶瓷行业领军式电子商务信息平台、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培养人才的平台。“一个集团”已成为无锡艺术设计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集聚地。
探索现代学徒制,构建“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将传统的师徒口传心授的技艺传承特色与现代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相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无锡工艺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双元”从三个维度上认知,即教学场所是教室和车间,教育者是老师和师傅,受教育者是学生也是学徒,体现了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双创”指创新和创业,反映了学院的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
学院把课程建设作为“双元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切入点与突破口。自2008年起,学院全面启动专业建设与改革工程,所有专业根据“职业岗位调研、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解构、课程体系构建、项目课程设计、PDCA质量保障、毕业跟踪调查”的要求进行改革。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融通职业标准、技能递进培养”原则,构建了“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和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实践项目为单位组织内容,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的“223”项目课程体系。同时,构建了专业群内各专业“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做到资源的有效共享。几年来,陶瓷艺术设计专业群等4个专业群获省重点建设专业群;校企合作制(修)订课程标准700多门,开发专业课程194门、教材98本。
为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在“双元双创”的人才培养框架下,学院实施了卓越技师人才培养计划,将传统学徒制中“默识技艺、个体体验”等优点与现代高职教育的“行业标准、协同育人”等特点融为一体,学生择优选拔,小班教学,精英化培育,全过程工学结合,多元化动态考核,为实施现代学徒制进行有益探索。学院先后遴选陶瓷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眼视光技术等专业进行卓越技师培养项目试点。通过两期多个专业的实践,成效显著。卓越技师班学生在“江苏省工艺美术大赛”等各类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省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59项。学院《融传统工艺特色与现代职教理念于一体的陶瓷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获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此外,学院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创新建设模式、完善实训条件。一是分类别,引进“校中厂”,完善校内实训条件;二是借资源,建“厂中校”,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三是融文化,打造陶文化特色实训区。几年来,学院建有央财支持的国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2个;建设校外实训基地180多个。
实施“双一工程”,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
学院积极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提出了“分类管理、量身打造”的师资团队建设理念。
专职教师按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一般教师进行分类管理,分别实施“双一”工程,要求做到带着问题和任务下企业,带着方案和成果回学校,带着案例和经验进课堂。
专业带头人实施“一师一室一门类”和“一师一企一项目”,即专业带头人通过建大师工作室、联系企业开展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提高其科研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骨干教师实施“一专一兼一课程”和“一师一企一岗位”,即骨干教师通过专兼合作授课、工作岗位挂职,提高岗位实践技能和课程开发能力。
一般教师实施“一师一徒一技能”和“一师一企一案例”,即一般教师通过拜师学艺、深入企业流动站,收集教学案例,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兼职教师按照专家型、授课型和指导型三种不同类型进行分类管理,提高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参与度。“专家型”兼职教师主要参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专业建设、人才质量的评价、技术研发和开设前沿动态的讲座等;“授课型”兼职教师主要参与学院专业核心课程的开发、建设和授课等;“指导型”兼职教师主要指导学生毕业设计、顶岗实习,指导教师实践技能的提高等。经过几年建设,学院逐步形成了一支以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大师和专家为专业带头人、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双师型”教师为主体、专兼结合为特征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专任专业教师中的双师比例达83%。
坚持产教融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学院以服务发展为宗旨,坚持产教融合,深化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服务和技艺传承创新活动,社会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利用两个省级“陶艺开发中心”和“线缆开发中心”等平台,为企业开展应用技术研究和产品创新设计、新工艺研发,开展产业咨询与技术服务。近年来完成省教育部门产业化推进项目5项;横向课题450多项,到账经费1300多万元;为企业研发新品120多项;获得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51项,外观专利380多项。陶瓷类专业“校企合作,助推陶瓷行业转型升级”项目入选教育部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案例选编》。学院与江苏苏龙纺织科技集团的“麻织物服装开发合作实现双赢”项目入选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
学院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等为依托,开展多层次、多形式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开展面向社会的职业资格认定和考证工作。社会培训年均8000多人。参与国家职业大典、陶瓷职业标准、技能鉴定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参加全国陶瓷职业技能大赛题库、眼视光技术专业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等开发工作。学院动漫专业教师团队和央视数字频道合作成立宜兴紫砂动画工作室,制作了动画片《紫砂壶传说》,并在央视世界地理频道播出。
构建“陶文化+”的素质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院秉承“乐善至诚、强学力行”的校训,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导向,构建“陶文化+”的素质教育模式,将陶文化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陶文化选修课+思政课”。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陶瓷艺术鉴赏》《从泥巴到国粹——陶瓷绘画示范》等传统工艺类公选课,使学生通过陶瓷知识普及与陶瓷文化赏析提升人文素质;依据大学生成长轨迹与道德需求,重组教材内容,实施思政课模块化教学,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二是“陶文化特色活动+主题活动”。通过举办陶艺创作比赛、邀请陶瓷专家主办讲座、建立校外特色素质教育基地等,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自觉地将陶精神内化为激励自己前进的不竭动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三是“陶文化环境+社会实践”。依托陶文化特色实训基地和学院环境建设中的各种陶文化元素载体,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四是探索“陶文化微平台+网络互动”。借助“陶文化e站”、数字“陶”媒体等,将陶艺作品展、陶文化讲堂活动等图、文、语音信息推送微信平台,师生在线互动交流,推动陶文化传播方式的升级,实现陶文化与移动互联网的渗透和融合。经过多年实践,学院《基于行为目标导向的“一二三课堂”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陶文化,孕育学生成才的精神内核》获国家教育部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
放眼未来,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将把握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新常态,坚持错位竞争、特色发展,努力将特色发展之路、特色育人之路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