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大脑的道德中心如何作出选择
2015-10-16 09:07:00
 

  原标题:大脑的道德中心如何作出选择

  道德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要考虑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小到自己、他人,大到社会,诸如自己是否会吃官司,他人是否会因为自己的决定而遭殃,社会是否会因为个人的选择而受益,这些都是道德抉择。

  道德抉择会根据不同的情境关联到大脑不同的区域,如决定、移情、心智理论(理解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记忆、能动,或所有以上区域。因此,这就引发了人们的辩论,道德在我们大脑中无处不在,抑或压根无处可寻。

  在我们大脑中,没有一个单独区域负责做出所有的道德决定,而且也没有具体的一部分大脑区域全权负责道德抉择的活动过程。但是神经科学研究却表明,当我们面临道德难题时,大脑的具体某个区域在发挥着作用。

  道德抉择的经典难题

  道德难题中比较经典的一题当属众所周知的“电车难题”。假如你正面临一个生死决择的问题,一辆电车即将撞到轨道上的五个人。你可以扳动开关,将火车从主轨道转到另一轨道。这样,五个人可以得救,但是会撞死另一轨道上的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扳动开关,拯救五个人的性命,但同时得为另一人的死亡负责?还是毫不作为?一般情况下,人们会选择扳动开关,因为牺牲一个人拯救五个人是最理性的选择。

  以上的道德难题说明一点,情感、距离和能动在道德抉择中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换个思维,让你用枪杀掉你仇恨的人比用赤手空拳杀掉你深爱的人更容易些。

  道德的神经科学视角

  一项最早的神经影像学研究对上文的道德难题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在更理性、非个人化的情境中,遇到电车难题时,掌管抽象推理的大脑区域(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更活跃。而在更情感化、个人化的情境中,在遇到天桥难题时,负责情感加工的大脑区域(腹内侧前额叶皮质)会变得更活跃。

  但是电车范式和类似的道德难题的关键在于,它们都是假设的、人为的,而且并不常见。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需要人们迅速做出抉择。这时,与那些复杂决定相比,大脑加工过程往往会联动不同的区域。

  研究小组为了调查人们在现实中被迫伤害别人的道德情境,在近期开展了一项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实验,在实验中,人们必须要电击他人。研究结果显示,当人们伤害他人时,左、右外侧眶额叶皮质更加活跃,大脑这一部分与不愉快的感觉密切相关。

  有趣的是,在另一项实验中,当杀死无辜的人时,我们大脑相同的区域,即左、右外侧眶额叶皮质会变得活跃;但是,当我们杀死攻击我们的战士时,这一区域却并不活跃。

  以上这些结果显示,我们会根据情境的不同做出不同反应。如果我们认为在当时情景下使用暴力合理,比如遇到生命危险,进行自我防卫时,通常抑制我们伤害他人的大脑区域会被关闭。

  大脑的进化促进了法制社会的形成

  针对他人行为做出道德抉择,或所谓的第三方处罚也与法制系统息息相关。随之就会引出相关的问题,比如:造成的伤害有多严重?同时,是否属于故意伤害?

  假如一个人驾车驶离了马路,但是没人因此受伤,正常情况下,司机不会受到惩罚。但是,如果司机意外造成了死亡,这就构成了过失杀人罪。按照不同的情形,惩罚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可能较轻,也可能较重。但是,如果司机故意撞死他人,他就犯下了谋杀罪,处罚会重得多.

  以前的成像实验研究显示,当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时,这时背外侧前额皮质就会发挥作用。

  目前,相同的研究人员又做了一项新的研究,发表在学术杂志上。研究表明,当使用非干预式大脑刺激技术,即经颅磁刺激(TMS)干扰这一区域时,人们会对犯罪者从轻处罚。

  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对背外侧前额皮质的干扰会促使人们在试验中以犯罪后果,而非犯罪动机为判断依据,做出处罚决定。这些发现告诉我们,大脑这一区域在权衡意图和伤害这些信息时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帮助人们做出合理的惩罚决定。

  研究者提出,人类大脑的这一区域,与类人猿相比,历经了关键性的扩展。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进化出复杂的规范执行系统的原因之一。

  (科学媒介中心 杨岭楠 编译)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