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雷国强:擦去婺州窑的历史烟尘
2015-09-18 09:07:00
 

  原标题:雷国强:擦去婺州窑的历史烟尘

雷国强和他的藏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雷国强收藏的宋代婺州窑瓷像“天官赐福”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报记者 蒋亦丰

  浙江金华,古称婺州。先人在此烧窑,始于东汉,盛于唐、宋,终于元代。婺州窑器以青瓷为主,还烧黑、褐、花釉、乳浊釉,曾因出产茶碗闻名。千年荏苒,在现今的古陶瓷艺术品领域,婺州窑早已风光不再。不论造型、品相、质感亦或价格,都与拍卖行里炙手可热的精品相去甚远。没了市场的追捧,婺州窑的前世今生、历史人文,也少有人问津。

  雷国强,金华市武义县教科所所长。他业余收藏、研究婺州窑器10多年,用一个教育人的坚守,擦拭着垛积在婺州窑上的历史烟尘,试图让遥远而古老的地方文明重新绽放在世人面前……

  入门

  1983年,19岁的雷国强从浙江师范学校毕业,成为一名乡村英语教师。虽然嘴上挂着“ABC”,但骨子里却“暗恋”传统文化。平日里,他爱看古典书籍,一度还想报考艺术院校的国画专业。

  一次机缘巧合,雷国强遇到了中国民族史学会会员王克旺教授。王克旺对他说,现在会画画的人很多,不缺你一个,但是研究畲族地方文化的人极少,你又是畲族人,可以为家乡多做些事。

  在王克旺的推荐下,雷国强加入了浙江省民间文艺研究会,成为最年轻的一位理事。“从此我的人生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雷国强回忆道,研究会里云集北师大的钟敬文、华东师大的罗永麟等一批民间文学的泰斗,他们的价值追求、治学态度令人肃然起敬。雷国强至今记得罗永麟的一段话:“既然选择了做学术研究,就注定这一辈子与物质的世界绝缘,所以我们要甘于清贫,要有坐十年冷板凳的准备。”雷国强谨遵教诲,至今也没有变卖过一件藏品,哪怕其市场价值已逾百万。

  “浙南山区民间信仰”“畲族民间文化”是雷国强的研究课题。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雷国强就像一个孜孜不倦的文化普查员,把浙中平原跑了个遍,誓要打出一口“深井”来。到1998年,他已经出了3本书,撰写的文化考察报告超过10多万字,一部分成果被《中国各民族原始宗教资料集成·畲族卷》所收入。

  千禧之交,中国大地掀起了收藏热,民间藏品交易市场开始红火起来。出于对乡土文化研究以及对艺术的热爱,收藏市场吸引了雷国强的关注。因为没多少积蓄,雷国强愣是靠自己的一双慧眼淘换了不少东西。妻子怪他花钱买了一堆旧货,他回应道:“再不抢救这些失散在民间的珍贵文物,今后就再也没有机会了。它们的价值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

  2005年,雷国强带着10多件藏品来到浙江省考古所,研究员朱伯谦看到后惊叹不已:“没想到小县城里的教师会有如此高规格的藏品!”在知晓雷国强的研究经历后,朱伯谦拍拍他的肩膀说:“雷老师,你们金华的婺州窑属唐代名窑。现在没专人研究,你想不想试试?”雷国强欣然接受了。

  寻宝

  憧憬满满的雷国强没想到,这个婺州窑有点受冷落。在检索大量历史文献后,雷国强只在陆羽的《茶经》和清代蓝浦的《景德镇陶录》上找到了零星记载,近现代更只有一本小册子,之后便是一片空白。

  没有现成资料,那就用“脚”做研究!雷国强祭出昔日的法宝——一顶草帽,一把锄头,一个蛇皮袋,开始了他的田野考察。古人建造窑场通常需要三大条件:首先山上要产瓷土和有充足的松木,便于原料和燃料的开采;其次附近要有河流,便于产品的外运;再其次山地要有一定的坡度,适合建造窑口。所以,武义县熟溪河两岸所有符合这些条件的地方,他都探寻了一遍。

  2012年初夏,雷国强来到草马湖村明皇寺附近。他发现,寺庙边上的围墙全都用匣钵(装烧瓷器的窑具)砌成。直觉告诉雷国强,这附近肯定有规模不小的窑址。雷国强立刻找来几位村民询问,村民指着东北方向的山头说:“那边有很多这样的破砖,害得我们不能开垦种地,便拿来砌墙用了。”

  雷国强心急如焚地跑到山上一看,眼前的场景让他惊呆了:10多个窑洞静静地躺在那里,混杂着整摞残器、瓷片、匣钵的堆积层足有几米之高,周边长满了野生的桑树和毛竹,仿佛已在此守候了千百年。雷国强随即找到地方文物部门,把整个窑址保护起来,经断代认定,这是一个元代民窑。

  就这样一个一个找下去,雷国强在武义县找到的窑址已有30多个。因为经常上山下乡,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县里有个雷老师,专门收旧的瓶瓶罐罐,“武义马未都”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有一次,某建筑工地上,工人打地基时意外挖出几件陶器。雷国强一看,这是一套粉砂岩黏土烧制的冥器,上面分别刻着“饭”“酒”等字,其中一件还有茶叶的图纹。雷国强惊喜地告诉工人们:“古人讲究视死如生,生前用什么,死后就陪葬什么。这几样东西是三国两晋时期的,这就证明在那个时候我们武义人就已经有饮茶的习俗啦。”后来,他把这一发现写进了《武义茶文化》一书。

  如今,雷国强收藏有婺州窑器500多件,龙泉窑器100多件,各式香炉和茶盏400多件。按照他的话来说,已经足够装备一个县级规模的博物馆了。

  最让雷国强爱不释手的一类藏品,是婺州窑的堆塑像。堆塑像造型写实,能够直观地展现古人斗鸡、驯象、出葬等文化景象,符合他“从古代社会生活史的角度研究陶瓷品”的收藏观。

  其中一件宋代“天官赐福”更是雷国强的镇宅之宝。这尊瓷像是由窑工手工随形捏塑而成,其人物五官以及服饰皱褶等细节则用竹刀精心刻划,线条写实洗练,造型生动准确,神态典雅大方。据考证,这尊“天官赐福”像严格按照宋朝官员的首服、袍衫、革带、佩鱼制度堆塑而成,是国内第5件见证宋朝文官服饰制度的实物。

  传道

  雷国强当过老师、校长,现在是教科所所长。有人质疑,一个教育工作者搞收藏是否是不务正业?

  雷国强说,一个普通教师不一定有深厚的文化积累,但一个有文化底蕴的老师一定是学生喜欢的老师。他搞收藏,全是利用节假日的时间,没有耽误正常的教育教学。到了如今收藏和研究都小有所成的阶段,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开始了一场新的文化播种。

  武义县邵宅小学是一所农村完小。这所农村完小里到处充盈着婺州窑的文化韵味。走廊、教室、楼梯上随处可见婺州窑的照片和图说,在体验教室里,教师、学生可以私人烧制个性化的陶、瓷器。原来,学校附近就有一个婺州窑遗址,近5年来,在雷国强的全程指导下,学校开发了婺州窑陶艺课程,让学生了解身边的乡土文化,感受婺窑之美。

  教师胡旭阳告诉记者,陶艺课仿佛有一种魔力,平日里好动的学生都能静下心来制作陶器,特别是雷国强来讲课的时候,学生就像过节一样兴奋。学生尚晓晚则在日记中把自己比喻成瓷土:“像它一样默默奉献着,平凡而伟大。”

  在雷国强的教科研字典里,“乡土文化”始终处在最显眼的位置。在手把手指导两所婺州窑特色学校之外,雷国强还给许多学校的文化建设打开了思路,如金穗民族中学的畲族文化建设、古竹小学的竹文化建设、实验小学的书法特色等。

  雷国强已经带出了一批爱研究、会研究的“徒弟”。王宅小学副校长雷春伟说,他从雷国强身上学到了严谨、求真、善思的治学品格和方法,现在已经能主持研究省重点课题,还在学校里组织了农村青年教师国学研习班。

  2014年,婺州窑被正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雷国强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他本人也在这样的痴迷中受益匪浅。他曾多次走进浙江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金华教育学院等大学课堂,与师生们交流收藏和研究的快乐。历年来,他在《收藏》《东方收藏》《文物天地》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提出的婺州珠光青瓷、婺州天目等学术观点与概念引起古陶瓷研究界的广泛关注。他编写的《婺州窑韵》第一次对婺州窑进行了全景式的研究和展示,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名誉会长张浦生评价说,这填补了婺州窑研究的学术空白。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