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盲“再出发”,从识字走向识技能文化
全国性、大规模的扫盲运动的确渐行渐远,但扫盲工作远没有落下休止符。相关专家认为,新时代的扫盲要变“漫灌式”为“滴灌式”,与时俱进,提高“精准度”。浙江省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杨建华告诉记者,下一步扫盲“再出发”更是为了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而不是去满足一个数字上的提升。
——“升级”扫盲概念,从“扫文字盲”走向“扫文化盲”。专家建议,新时期的扫盲,不能单纯地满足于从不识字到认识字,而是要使其更好地理解社会、掌握现代社会生活的知识和技能。
2011年,教育部印发《扫盲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材料编写指导纲要》,也已要求各地扫盲课程把读写算知识学习与成人基本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培训、保健卫生、法律知识及权益保障等结合。
——整合教育资源,“巧劲儿”扫盲。专家建议应有机整合扫盲教育教学资源,在具有中小学的地方,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扫盲工作,在九年义务制学校的基础上增设牌子,创建扫盲学校,在农村利用夜晚或农闲的时候对老百姓进行识字和技术培训,同时也在田间地头实施技术指导。
杨建华认为可通过分散与相对集中、一对一辅导与就近办班、传统与现代手段相结合等多种多样方式,送教送考上门,灵活、便捷地开展扫盲教育。并可开发扫盲教育电视教学片、手机app,方便文盲学院自学。
——针对不同人群,精准扫盲。专家建议脱盲标准应与扫盲对象对应挂钩,对于不同人群,相关工作应该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老年人以识字和现代基本生活技能为重点,农村青壮年则应在扫盲教育中加入农业技术培训等专业内容。
目前,一些地方针对出国劳务人群的“外语扫盲”,针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城市生活能力扫盲”都已经开展多年,专家认为这样的精准扫盲值得推广,并亟待细分和常态化。“扫盲不是拿证就结束了,要让老百姓感受到脱盲对自身生活的改变,同时还需注重回访,形成长效学习机制。”杨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