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中国的教育模式真的过时了?
2015-09-01 07:28:00
 

  原标题:中国的教育模式真的过时了?

第三集,学生参加考试。(BBC纪录片截图)

  中国老师带领的英国“试验班”以考试平均分约10分的优势获胜,这一结果为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以下简称“《中式学校》”)画上了句号。在节目的设定中,中式教育似乎赢了;但在现实中,这个节目引发的关于中西方教育孰优孰劣的讨论还在持续发酵,难分胜负。

  当然,这样的比较很难有明确的结论,但这场大讨论至少让我们对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有了更全面和客观的认识,对于中国教育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方向或许有所启示。

  焦点一: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有时候是“过”了?

  “应试”是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关键词,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这样认为。

  为了“应试”,中式教育强调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课本标准化,教师专业化,对学生高标准、严要求、强控制。

  夏谷鸣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举办的中英教育沙龙上说:“有个德国学生到我们学校交流,发现我们的学生会说七七四十九,他当时很惊讶地问: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夏谷鸣讲到这儿时,现场观众哄笑起来。

  没有人否认掌握基本知识对孩子多有裨益,但参加中英教育沙龙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和学者普遍认为,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未必过时,但有时候是“过”了。

  《中式学校》里中国老师采用“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授课方式,系统性强,进度快,但同时也被中外教育界人士诟病。作为一线教师,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熊永昌有点“抱不平”,他说:“我们现在也不那样上课啊!”

  除了授课模式,中式教育对学生的管理方式也遭到了质疑。片中英语老师李爱云一脸严肃地说,“别说话,听我说”,“不要问问题” ,给人留下中国老师对学生“高压”的印象。对此,熊永昌解释道,老师可能是想表达“别说废话”的意思,熊老师自己的课堂实际上也很重视互动。

  对于熊永昌的“抱不平”,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的说法是:中国绝大多数学校还达不到你们学校的水平。

  杭州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夏谷鸣曾重金请来外国老师给中国学生授课。他说,中国学生也不习惯,反映外国老师比较“水”,因为他们并没有BBC纪录片中数学老师邹海连那样“成体系”。

  “有一天我把一个外国老师叫到办公室谈话,说学生反映他讲课不系统。他很诧异地问我,‘为什么讲课要成体系?课本已经非常成系统了,我要做的就是辅助孩子们学习。’” 夏谷鸣说,他突然明白了,有时候孩子的成长要靠“自学”。

  《中式学校》的学术顾问阚茜也认为,中国整体的教育模式正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逐步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

  在BBC准备让英式教育向中式教育取经时,英国《卫报》评论援引学者赵勇的观点称:中国人正涌向相反方向。该评论文章说,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他们的学生或许很擅长死记硬背但后劲不足。中国家长渴望在中国建立英式私立学校。中国学生塞满了美国和英国大学。他们可以看到,在充满活力的经济和极其开放的社会里,被迫的、机械竞争的教育从长远来看无法带来创造力或幸福。

  “世界教育的趋势是中国在向西走,从纪律走向民主、灌输走向讨论;西方在向东走,注重纪律与评价。”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在看完这个节目后评论道。

  朱永新认为,衡量教育水平的首要标准是看教师与学生能否拥有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他在博客中写道:所谓幸福,就是让师生双方都能享受课堂、享受教育带来的智慧挑战,享受学校生活带来的不断成长。所谓完整,就是师生双方在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不断成就自己,能把个性培育为特色,成为最好的自己。为此,学校就应该成为一个汇聚伟大事物的中心,不能够首先关注分数,关注考试,关注文化课程,而应该更关注心灵的成长,关注个性的舒展,并为之提供更丰富多元、更生动有趣、更透彻深邃的课程体系。

  谈到幸福的教育生活,有人用美国的瑟谷学校举例。欧美国家中不乏有以“做着自然而然之事”闻名的学校,比如瑟谷学校。他们根本没有固定的课程,学生完全自由掌握自己的时间和学业,学校完全尊重个人的兴趣和发展需求。然而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社会学者房莉杰认为,评价教育体制,还要看它的可复制性,看它是否可以推广到全社会去。

  专门研究中英比较的学者王璐认为,在中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考试选拔是实现社会流动的有效通道。近些年中国也在不断进行高考改革,希望可以建立更加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机制。

  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认为,中国人“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思想根深蒂固。在讨论中国的传统教育模式是否过时的同时,国人也该思考,我们传统教育的价值观是否过时了。

  焦点二:中国人向往的快乐教育是西方的主流吗?

  备受考试和竞争折磨的中国学生和家长都向往快乐轻松的“素质教育”,而在一些介绍国外教育模式的文章里,西方的“素质教育”就是“快乐轻松”的代名词。

  但其实在英国,“素质教育”涵盖着“大众教育”和“精英教育”。这两种特征迥异的教育方式,分别出现在像BBC节目中博航特中学一样的公立学校,和英国威廉王子等贵族就读的伊顿公学一样的私立学校。

  在英国,有约6.5%的学生在私立学校读书,某留学中介机构表示,英国私立中学每年的学杂费约40万元人民币。其余绝大多数英国学生在公立中学读书,免费。

  伊顿公学是英国最著名的私立中学,其前教务长奥利弗·克莱默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英国顶尖大学约50%的生源都是来自于私立学校的学生。

  从学生人数上看,“大众教育”占英国的主流;但是从教学质量上看,“精英教育”才是当之无愧的“主流”。

  奥利弗·克莱默表示,多数私立中学除了重视基础学科,还有许多课外活动,像戏剧、音乐、艺术、体育等。如果想进入顶级的私立中学读书,孩子从6岁就要开始准备了。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陈志文就此纪录片撰文时说,伊顿公学不仅有着严苛的清规戒律,还有禁足、体罚等惩戒手段。在中学6年,绝大部分人需提前学完中学课程,进入难度更高的大学课程学习;大部分学生一年四季只能穿黑白两色的校服;少部分能穿灰色裤子、紫色马甲,佩戴徽章的则是获得了不同荣誉的学生,因为学校希望把他们与普通学生区别开来。

  但英国绝大多数学生都无法接触到这样的教育,约93.5%的英国中学生都沐浴在“快乐教育”的理念中。

  “快乐教育”的概念最早源于英国人赫伯特·斯宾塞,它的内涵是:教育者强调快乐不是教师示范出来的,而是学生心理本身所具有的情感,被愉悦的教学环境所“唤醒”,强调一种“享受学习”的过程。这也是中国人想象中的西方的“快乐教育”。

  英国公立学校实际实行的“快乐教育”,在《中式学校》里表现为学生的自由散漫、嬉笑怒骂,在某些时刻,他们确实快乐,但恐怕这不是中国人理想的学习状态。

  关于“快乐教育”,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储殷写道:一些人常拿英美公立学校来做素质教育的模板,强调快乐学习,强调减负,结果造成了公立教育在内容上的缩水,质量上的下降。国外一些嬉闹散漫的所谓现代公立教育,其实不过是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公共产品。

  焦点三:哪种教育有利于实现社会流动?

  王璐说,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是全球各个国家都面临的两大问题。

  《中式学校》探讨的是教育质量问题,但在这背后,人们不能不联想到教育公平。

  英国学生自进入公立学校或者私立学校起,就被自动分了等级。前伊顿公学教务长奥利弗·克莱默对媒体表示,在BBC纪录片所呈现的这类公立学校里,学习压力小,学生被名校录取的概率小得多。若干年后,他们的收入和所处的阶层将与名校生迅速拉开。

  不过,社会学者房莉杰认为,英国虽然存在“贫困文化”的代际传递,存在社会结构固化、社会流动停滞的倾向,比如白领的孩子还是白领,蓝领的孩子还是蓝领,但是其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归咎于教育不平等。

  有人说,中国的教育体制从原则上不分阶层,不分身份,不分贵贱。实际上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类似英国精英才能享受到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

  然而精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可能人人都是精英。除了个人的因素之外,教育起点的不平等也是造成教育层次分化的因素。中国教育向西方学习了很多,学区房的概念也是从美国引进的。家长出不起巨资买学区房,孩子往往就无法进入好学校就学。

  在起点不同的基础上,王璐认为,中国传统教育统一的选拔制度是相对公平的,至少更有利于实现社会流动,保持社会稳定。(张茜)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