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访中关村三小校长刘可钦: 学习将发生在孩子足迹所致的地方
2015-07-10 14:50:05
 

  刘可钦在专访中

  主持人:其实很多家长陪伴过程当中没有找到连接点。

  刘可钦:现在很多高端的课外班有父母和孩子一起做的团队训练和项目训练,这些都是很好的。

  主持人:现在教育有很多的纠结,比如参加各种班,获得各种奖,有时候拿到分数的时候在某种程度上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化和天性,您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刘可钦:功利化肯定不好,但是孩子需要竞争性,需要成就感。竞争和成就就需要经历失败,在经历和对手的对抗之后,获得第一名,获得冠军,这些对孩子的成长都是有好处的。证书本身不具有反动性,孩子获得证书都是对自己的认可。不要功利化,为了兴趣去参加比赛,无论输赢,对他的成长还是有好处的。儿童的成长需要看到阶段性目标,要看这个儿童每个阶段有没有被认可、被激励,这种情况下证书获奖都是对孩子的激励。不是为了什么,我还是这句话。

  主持人:您提到的未来已经来了,但是我们无论老师和家长都没有准备好。

  刘可钦:对,就是浑然不觉,这是今天最可怕的事情。教育一开始是开文明之先的场所,现在我自己也感觉到教育的滞后,尽管国家大的趋势一直鼓励教育顺应时代的变化,老师还是以之前的能力教我们的学生,这就是一种意识问题。孩子跟说的话听来很可笑的,老师教的东西我们都知道了,我们要配合老师。孩子很体贴老师,老师不要当老古董,这样会被淘汰的。现在互联网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上购物、微信和各种各样的素材老师都知道,但是没有办法嵌入进来。

  让孩子在任何地方都能成为一个有能力受欢迎的孩子

  主持人:中关村三小是不是已经开始走上这条路,包括对老师的改变。

  刘可钦:我们提出让孩子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成为一个有能力,受欢迎的孩子。他不可能将来只在100公里以内工作,不知道会到哪里去,我们希望提供一种在学校学习的经历,这是目标。还有一个,刚才谈到学校的空间准备,这里面处处都是博物馆,处处都是舞台,处处都是图书馆,处处都是教室,处处都是孩子喜欢去的地方。我们讲学校3.0,他们都说我们的学校是3.0版本的新学校,3.0版本就是想用“五个处处”,让孩子习得走向社会的能力,或者学校提供很多仿照社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成长。对老师也是一样,我们学校要做云学校和数码学校,专业人员跟我们沟通时说提供一个OA平台和数码平台,而我们要的不是数码平台,而是一个基于网络和技术大数据背景下对老师教和学的支撑,我们要的是这些,这些都是极具挑战的。我们要做一个云学校,连接不同的资源和学校,让孩子和他们一起学习,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做邻家小孩,都是地球村,和各国孩子在一起学习,这是我们一个设想。

  让学校真正成为文明的传播地、发祥地

  主持人:是一个网络式的教学?

  刘可钦:有线上和线下地共同做事情。还有一个数码学校,希望通过物流网和互联网的概念以及大数据,不仅记录孩子学习的痕迹,更多是分析从学校的管理到老师的教学和孩子个人信用积累等,孩子自己要有责任心,互联网的技术下个人的信用和诚实更重要,再加上现在物理的学校,我们叫本体学校。老师要做好现在的准备,老师做这样的准备的时候,我们要把围墙打开,包括希望各方面的社会专业力量能够进入学校,这样学校才是一个真正的文明的传播地、发祥地。


编辑:小微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