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李开复“向死而生”的启示
李开复近照。(资料图片)
在癌症降临之前,从微软到谷歌大中华区总裁,再到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的事业一帆风顺。他还出过好几本书,以大学生的创业导师形象示人,连他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的作息习惯,都被很多大学生效仿。
但就在2013年,李开复被医生宣布罹患淋巴癌。
最近,他以“我修的死亡学分”为题,在公开场合反省自己这些年对健康和家人的忽视。他说:“健康、亲情、爱,才是永恒。牺牲健康去换取所谓的成功和梦想,这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珍爱生命、珍惜亲情,这样简单的道理,李开复从鬼门关前走了一圈才明白。还有很多人,到现在也不明白。
如此“文风”相信读者不会陌生:某校长为了照顾学生常年不回家,老母亲临终前都没空看其最后一眼;某教师重病不下讲台,边咳血边讲课,“因为学生需要我”……
和基层教师聊起这个话题,闻者无一不反感:这不是让我们不顾自己和家人死活吗?如果要当先进人物需要这么大的牺牲,我还是别那么伟大了吧。
塑造“高大全”的典型人物形象,在宣传领域是个历史积习,其存在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在新时期,价值理念逐渐回归“人本”,肆意拔高、不说“人话”的宣传逻辑早该废除。
如果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仍在做这样的牺牲奉献,我们不仅不能学习,还应当批评制止;如果今天的新闻宣传工作者仍在歌颂这样的行为,甚至替人物捏造事实、编造“语录”,那简直是把读者往门外赶。
教师也好,任何职业也罢,首先应当是个人。连自己和亲人都不珍视的人,那叫亡命之徒,如何让人可亲可近?恐怕只会让人可憎可惧。
呼吁教育工作者乐于奉献的前提,是其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况且,连领袖人物都在纷纷走下“神坛”,教育宣传更应接地气、说人话,才能获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和学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