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写生创作展开展
2015-07-08 15:23:00
 

  本报北京7月8日电(记者赵婀娜)7日下午四点,随着一曲嘹亮的军号在中国美术馆的大厅中奏响,拉开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接力——中央美术学院教师写生创作展”的大幕,同时也标志着中国美术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一展正式开幕。

  展览主题“接力”旨在体现央美人在思想和学术上对优秀传统的接力。展览共展出以中央美术学院教师为主的50余位艺术家新近创作的油画、水墨、水彩、雕塑、公共空间设计等不同类型作品70余件(组)。

  进入展厅,卢沟桥的形象将观众带回到70年前的历史之中,提示了展览主题。观众首先在历史文献部分看到老一辈艺术家经典作品的影像,徐悲鸿、司徒乔、蒋兆和、刘开渠、李桦、叶浅予、吴作人、胡一川、江丰、冯法祀、艾中信、彦涵、罗工柳、张仃、古元、詹建俊等艺术家的作品曾经在抗日救亡的时代发挥唤起民众的巨大作用。

  整个展览由6大板块组成,每个版块都用中央美术学院教师的笔记和感想文字作为标题。第一个板块标题来自教师叶南创作手记的一句话:“这血色美景应当正是那些年轻的八路军战士看到的美景。”这部分作品以华北抗战遗址风景为主,卢沟桥的“醒狮”象征中国人民民族意识觉醒的精神,长城比喻中国人民面对日寇入侵时坚强不屈,团结御敌的勇气,太行山点明历史性地点,作品有表现战争旧址的,有对比今夕景象的,有生动的风景写生,有包含情感的速写笔记,让观众在作品中穿越时空,感悟历史。

  第二个板块标题是教师袁元的思考:“我画了人们记忆中的延安”, 作品描绘洛川会议、黄土岭之战、新四军等主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场的重大意义;而延安、杨家岭、绥德等地平静的景物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画面厚重的体量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三个板块标题则来自教师苏海江采访抗战老兵时记录下来的一句话:“用一个连的人换下那个山头,值不值?值!”这部分作品主要展现华北地区抗战的艰苦和激烈,作品大多借鉴历史图像,将实地考察的感受和历史情境相结合,呈现战争场面,同时发人深省。

  第四个版块标题“诠释一种艰苦条件下打败日寇的信念与决心”来自教师张峻明的创作感想。作品表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价值,在这里观众可以看到淞沪抗战、常德会战、重庆抗战、缅甸远征、驼峰航线等主题,美丽的风景和悲壮的战争历史之间充满了张力。

  第五个板块标题是教师李礼的创作感悟:“‘和平’不仅仅是一只白鸽”。在这里有描绘战争灾难的作品,提示我们和平来之不易。还有许多表现中国军民和抗日将领的作品,画面中经历战争的鲜活个体也许正在慢慢离我们远去,但是他们的精神却在艺术形象中获得了永生。

  展厅中还包括一个标题为“宛平城充满了抗日战争的记忆与历史”的特别板块,那就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团队为地铁16号线宛平城站设计的公共空间,在这里观众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手段感受到现代生活与历史之间的对话,并在影像播放厅中看到整个展览筹备的全过程。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介绍:“在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时代生活和民族精神的主题创作上,中央美术学院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在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外来侵略的烽火岁月里,中央美院的前辈艺术家关切国家兴亡,以艺术为武器投身抗战的洪流,用大量的作品纪录了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光辉业绩,描绘了抗日战争的伟大画卷。新中国成立后,许多艺术家以抗战为主题,继续书写着歌颂革命历史、表现民族精神的丹青史诗,为20世纪中国美术历史增添了沉甸甸的艺术经典。


编辑:小微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