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用体育锻造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
■胡凯
7月2日,清华大学召开参加第28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队员出征动员会。看到田径、射击、排球、游泳、击剑共19人的清华大学参赛规模,让作为曾经参加过世界大运会的我心情依然激动。回想起来,离自己亲身经历的那次世界大运会已经整整过去了10年。
10年前,当我作为一名大学生运动员第一次踏上伊兹密尔的土地时,有志愿者告诉我,这里在土耳其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青岛。而青岛,正是我的家乡。这给了我莫名的信心!
前几天有朋友去伊兹密尔,特意到我当年比赛的阿图塔克体育场留影。看到照片后,当年的情景立刻浮现在我眼前:当地时间晚上8点,我们8名参加决赛的选手被带进体育场,我记不得耳边的任何声音,除了那一声清脆的枪响。我第一个冲过终点,直到看台上飞下一面五星红旗,将它披在肩膀时才回过神来。
如今回想起来,一份祖国的自豪和一派青春的友谊,才是当年最大的收获,这些远重于一枚金牌。而如果说起10年前那届比赛的历史意义,那就是第一次以教育部牵头组队参赛。
去土耳其参加大运会之前,我一直认为除了中国等极个别国家之外,参加世界大运会的都是各国大学生。可事实上,除美国之外,众多欧洲和南美国家都是适龄职业选手。
从那次夺冠之后就不断有媒体对我进行报道,“眼镜侠”“眼镜飞人”的称号被无数人所熟悉。一直到2009年退役,我都被打上了体教结合“典范”的标签。我被一次次问到如何平衡学习和训练矛盾,如何看待学生运动员在赛场内外的优势,以及如何能保证眼镜在比赛时不掉下来等各种问题。我甚至自嘲地觉得,我戴着眼镜的模样天然成就了一名大学生运动员的斯文形象。但最让我感到寒心的还是,几乎所有媒体都很自然地认为,高校出优秀体育选手是极个别现象,需要大书特书。
然而,在我看来,体教结合的叫法是将体育与教育疏离了,体育之于育人在我看来起码有三个层面的功效。
首先是知识传授。大学体育应培养学生学会一门可终身坚持的运动项目。这项运动不仅能强健体魄,更能起到排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功效。
其次是能力培养。体育对人能力的培养一方面体现在学习技能时,要通过大脑中理论与身体上实践紧密结合完成,这一过程能很好培养人学以致用的能力。同时,在自己从事的项目上不断提高的过程,可以锻炼和强化人对决断力、自我定位等能力的培养。
再其次是价值塑造。20世纪初的美国大学橄榄球比赛中,因冲撞过于激烈导致多人死亡,而美国人却坚定要保留住这个项目。因为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磨炼出美国人坚忍不拔、不惧竞争甚至嗜血成性的狼性精神,只有这样的精神力量才能支撑美国人做世界的领袖。我想这正是美国将体育根植于高校,完善高等人才人格的目的所在。这种通过体育锻造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未来成就一番事业的最强有力保障。
事实上,我们讨论的关键并不在于技术层面的上优秀选手是否都由高校培养,更重要的是优秀选手是否能把自己从体育中得到的正能量传递给社会,尤其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最佳时期的大学生。
2011年,深圳世界大运会上苏炳添拿到了铜牌,他当时的成绩已经超过了我2005年夺冠的成绩,我打心里为他喝彩,因为我从他身上看到了职业精神和顽强斗志。依靠这种斗志和精神,苏炳添顶住压力不断前行,最终成为第一个跑进10秒的黄种人。
我的师弟张培萌,在莫斯科成为第一个跑到10秒的中国人,并险些杀进世锦赛决赛,我同样为他喝彩。因为在他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我看到了他的成长,看到了他从一个只会嘻哈玩笑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真正有责任心、有事业心的男人。这种成长是体育带给他的,更是在清华大学训练的9年间,这里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传承给他的。
时至今日,我已经从一名比赛选手变成了高校体育队伍管理者。我更希望看到的是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能用自己在体育中的感悟感染身边的同学,让他们了解体育的重要作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有持续高水平的成绩,因为很多体会和历练是在不断挑战极限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到的;其次还要有能力和渠道与大家分享,带动身边的普通学生认可体育人,认可体育对人格塑造的重要作用。
10年来,我们艰难地走在前行的路上,但我们依旧要坚持下来,就像美国人力排众议也要保留他们的橄榄球项目一样;我们还要做得更好,因为大国崛起需要我们的人才有完整的人格来对抗强悍的对手;我们更要有所突破,想必这也是坚持以教育部组队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至今的原因。
10年,如白驹过隙,却足够培养一茬人才。“抓好青年时期价值观的养成就像系扣子一样,第一颗系对了尤为关键。”其中绝不应,也不能少了体育。
相信有今天的坚持,定能换来祖国美好的未来!
(作者系清华大学团委教师、2005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00米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