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分数评价走向对人的评价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和《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具体部署,上海市正逐步开始探索结合本市高校特点、旨在与2017年全面实施的高考综合改革方案相衔接、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高校录取机制。尤其是近期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可以说是高考综合改革的探路者,其探索价值不容小觑。
两校改革试点工作的第一个亮点是坚守公平底线。该试点遵循的基本原则首先是:考生高考成绩的权威性和公平性,必须得到保证。因此,改革试点采取的方式是:在统一高考成绩公布后,按事先公布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确定参加学校测试的考生名单。也就是说,这项改革是在坚持以统一高考成绩为基础的底线公平前提下,再开展以专家面试为主的学校测试。更为重要的是,高考成绩以60%的占比和30%的面试成绩、10%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一起,构成了考生最后的综合评价成绩,并以此综合成绩来最终决定学生在综合评价批次的录取与否。
除此之外,两校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中另一大亮点是学校测试部分,其在总分的占比为30%。这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全部依靠高考文化科目成绩来录取考生的做法,走向了将考生作为一个“人”进行综合评价的进步之路。也就是说,我们要从“冷冰冰的分数”回归“活生生的人”。
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或者说多元评价录取,这是高考改革必须要走的路,也是进一步完善中国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一步。这一步必须跨出去,必须有所探索。这样的探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开了个好头,但这还只是开始,很多地方还值得更多高校参与并积极实践。我们期待着两校当前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能够逐步过渡到即将到来的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涵上来,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进而,通过高考综合改革的制度红利,对基础教育等领域形成积极的导向作用,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