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移动互联产业输送新鲜血液
六月的潍坊,算不上酷热,树荫下的微风,仍有几丝凉意。但在美丽的浮烟山下,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2015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联想”杯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正在山东科技职业学院上演,异常火热。29个省区市的高职院校、81支代表队、433名参赛选手,在近4个小时的赛程中,展示每个团队作为未来移动互联人才所必需的系统设计能力、功能编码能力及缺陷修改能力等核心技能。对于参赛团队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实战演习”;在主办方看来,这却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提升高职计算机类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引领高职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绝佳契机。
“感谢有你”:大赛是过程,更是起点
“回忆起大赛的点点滴滴,不禁感慨万千。从选拔、集训在比赛结束,我们经历了90个难忘的日日夜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共同研究比赛规程、分析比赛内容、查找不足、逐项解决问题。在国赛中,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我们没有怯场和过度紧张,而是互相鼓励、彼此打气,最终夺得了冠军。这次大赛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足以让我终生难忘。大赛是过程,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大赛是起点,我们从这里扬帆起航。”这是此次大赛的微信公众号里,上届赛项冠军分享的话语,与所有参赛选手共勉。
“移动互联网应用技术是我的专业,第一次看见这个专业的时候我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虽然我是一名女生,但是在走这条道路的过程中我从来没有轻言放弃。正是这份坚持,让我走到了国赛的赛场,无论结果如何,参加比赛就是我实现梦想迈出的一大步。”一名参赛选手在大赛的交流平台上留下了这样的字句。
朴素的言语中,体会到的是大赛给职业院校的学子们带来的不仅是一次参加比赛、展示自我的机会,更是坚定其在移动互联领域不断深入学习、敢于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大赛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变化,也给很多职业院校的发展指出了方向。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王院长是第二次带队参加此大赛。因为在首届大赛中,学院的参赛团队获得了一等奖,因此,按照大赛的规则要求,此次参赛的选手必须与首届不同。在王院长看来,这倒是件好事,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参与进来,真正让学生受益。据王院长介绍,现在学院高度重视大赛,已经将赛事的部分赛项引入了学院课程,目的就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更具有针对性。王院长认为,目前的职业教育,特别是高职院校,尤其需要类似赛事的引领,它能真正促进我们的职业教育与当前的产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
“超越自己”:大赛是平台,更是桥梁
在比赛现场,联想集团教育培训事业部总经理王鲁无疑是最忙碌的。作为此项大赛的冠名方和技术支持方,联想集团为大赛提供了全部应用开发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并采用远程云视频对大赛进行视频直播,参赛选手的老师、家长通过手机、电脑等各种终端进行实时观看,场外通过微信平台与17000余名学生进行了全面互动,实现了线上线下“互联网+”办大赛的目标。
王鲁表示,与上届相比,本届大赛在参赛规模、赛事组织、互动形式上都实现了“超越自己”。既然是以“移动互联”为主题的赛事,就应该充分使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办大赛。据介绍,本次大赛除现场设置赛场外,还设有以“全民大赛”为主题的微信在线比赛,全国高职师生以及社会人员都可以通过“联想学习服务”微信公众号平台参与线上比赛,并且设置了“最佳人气团队奖”之一、“最快答题奖”之一等多个奖项,充分体现了“开放共赢齐提高、人人都是主赛场”。此外,现场还设置了参赛院校展区、现场观摩区、专家论坛区、企业展区,为各高校、企业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也加强了校企之间的沟通。
在王鲁看来,这样的赛事是平台,更是桥梁,也是联想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所在。因为通过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大赛,利于高职移动互联网应用相关专业的建设和教学改革,也充分激发了该专业学生对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兴趣,提高其软件编程能力和职业素养,使学生顺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输送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