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教育界人士聚焦教改:改什么?如何改?
2015-06-14 15:17:42
 

  新华网天津6月1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鲲)在过去的一周之内,我国学子先后经历了高考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虽然考试性质和涉及考生的年龄段不同,但这两个考试却是当前国内学生在成长中的必经之“坎”。考试每年都在进行,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推进,中国教育究竟需要改什么、怎么改?

  几十年来,我国的教学已经形成“考什么教什么”的考试导向。为了改革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负担,专家们在教材的革新上下了功夫,每一版新教材的推出都会比上一版有更加丰富的插图、更加深刻的思维和联系导引。然而记者采访了解到,在我国东北、华北多个省市,低年级学生向高年级学生借教材学习的现象非常普遍,“因为考试按照旧教材走,我们只能按照旧教材教。”一些老师说。

  南开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李树花说,教材与考纲改革不同步的问题困扰着教学实践,“虽然许多地方共用一个版本的教材,但各地考纲不同,测评自己来做,这样测评质量就有可能存在差异,而实践中,习惯按照教材教书的老师们又难以放开手脚自主教学。”

  以考试为导向的灌输式教学有着高效率的一面,但不少教育者在教学中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学生只需要考试能用到的知识,实际上,当代学生需要的远不止于此。

  “在英语教学方面,国内的公立学校教学重点放在语法和阅读上,但是我们了解到,学生希望能够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能力,学会讲英语,他们可以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职业晋升机会,同时也可以去更好地看世界。”培生集团新兴市场总裁塔玛拉说。

  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带来的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2014年10月底,教育部召开会议,启动了国家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提出制定“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程晓堂说,我国未来将用标准统一的分阶段测试代替现在分散的高考和四六级考试,旨在真正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今年高考已有18个省份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据了解,未来还会有更多地区纳入统一命题,解决考纲不一样给各地教学带来的困扰,并使得测试结果更加公平。

  记者采访了解到,要想改革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除了聚焦考试本身,解放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多位业内人士提及的重点。

  一些传统教育工作者认为,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所以需要被动地接受灌输,事实上,记者采访了解到,中国学生的理解力和创造力不可低估。

  据天津十四中校长高虎介绍,他们学校高中生李郑少白在学校老师关于编程等方面的简单指导下就制作出许多功能强大的机器人,现在是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团长,经常在全国各种机器人比赛中获奖。高虎表示,在他们学校的“创意工场”内,学生经常会做出许多精美实用的物品,超乎老师们的想象。

  “学生的创造性超乎想象,学校需要给他们搭建平台并加以引导。”高虎说,他们学校购进3D打印机,看起来投入不少钱,但几个学生却在老师的带领下用它制作出凸透镜、凹透镜等一整套光学设备,反而节省了开支,这就是“渔”和“鱼”的关系。

  李树花表示,现在他们正在着力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力争六年内让学生们做完360个实验,使其对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增强感触。“我们开设古筝课,不是为了培养古筝家,而是给孩子提供了接触古筝的机会,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种子,可能一百个孩子里有一个因为我们的课程对古筝感兴趣了,我觉得这个课就不白开。”她说。

  “近年来网络课堂的兴起给教育界注入一种全新的理念,那就是到学生在的地方去施教,教育应当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