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阳锡叶 通讯员 陈文静
“一流的设施、三流的学生”,在职业教育普遍缺乏吸引力的当下,记者日前在湖南省桃源县采访时,却听到这样一个消息:该县每年7000多名初中毕业生中,有2000多名学生选择到县职业中专就读,报名热度比普通高中还火。
这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个地处湘西北的农业大县的职业中专,为何有如此的吸引力?
只有掌握核心技能,就业品质才会提高
“从表面上看,中职就业率超过大学,但是具体分析中职的‘就业含金量’,难以乐观。这恰恰是当前中职学生就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干的是农民工的活儿,拿的是农民工的工资。”桃源职业中专校长黄永宏说,提高就业含金量,是学校破解吸引力低的第一个难题,“关键还是要有真本领,掌握行业的核心技能”。
2007年从桃源职专毕业的肖丹,是创维集团一名普通车间的技术工人。因为过硬的业务能力,他取得的技术革新就达50多项,如今肖丹已经是工程师了,成为集团的技术骨干。
桃源职专让学生掌握核心技能,可以说用“精确”来形容。学校实训科科长张宏清说,学校每个专业都有一本自己的校本实训教材。与传统的实训教材不同,这些教材将每个专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细分成一个个目标任务,作为每一堂课的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必须一个个过关。
走进焊工实训室,记者翻阅教材发现,单就“双面焊”这一目标任务就有包括焊前工作准备、外观检查、自查等25个小任务,每个小任务都有评分标准,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操作情况逐一打分,只有当场过关的学生才能下课。
很快,第一个完成任务的学生龚俊离开了教室。龚俊现在是学校焊工兴趣小组组长,也是机电专业有名的“技能之星”。他告诉记者:“今年过年,我焊接了一张不锈钢的桌子回家送给妈妈。没想到,做了十几年焊工的舅舅看见了,直夸我说,连他都焊接不出这么精美的桌子。我一下子就有自信心了。”
“双师型”名师多了,学校发展才有更多支撑
“不会备课、不会讲课,更不会当班主任。”2007年从湖南理工学院毕业的学校教师鲁文斌,曾是一个“三不会”教师。但这个曾经的“三不会”教师,现在已经是桃源职业中专电子专业的骨干“双师型”教师,在今年湖南省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还在全国行业机器人大赛中夺得中职组特等奖。
几年前,“双师型”教师缺乏成为困扰这所职业学校发展的主要难题:这所专任教师高达200多人的学校里,“双师型”教师只有27人。
“其实,当年我们遭遇的是所有职业学校都曾面临的困境。”副校长刘联兵说,很多专业课教师会拧螺丝,不会拿粉笔,由于缺乏系统的师范教育培训,教学能力、学生管理能力都比较弱,甚至无法与学生有效沟通。
怎么让这些教师成为“既能拧螺丝,又能拿粉笔”的教书育人高手?同时,为了让教师掌握教育教学方法,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师提升计划:每学期一次青年教师公开课比武、一次说课竞赛,每学期一次汇报课……
特别是从2011年开始,该校推进“八环节三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快乐课堂”。教师上课“有法可依”,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倒逼了教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和管理班级的能力。
学校积极引企入校,校企共建了8个企业冠名班,把青年教师送到企业培训。学校还聘请了20多名能工巧匠担任青年教师的导师,为“徒弟”制订详细的培养方案。
“‘双师型’教师越多,学校发展才会越有核心力度支撑,学校品牌才会更坚实。”黄永宏说,学校如今“双师型”教师已经从2008年的27人增加到145人。
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才会有更多认同感
“要找好工作,其实你不必去远方。”走进桃源职专,就可以看到这几个大字。记者好奇,为什么要把这句话写在校园里?
“我们就是要把学校办到群众当中去,要让群众看得见职业教育的好处。”黄永宏说,长期以来,很多学生通过学习一门技能,找到一条好出路,但更多时候群众对职业教育不了解。对职业教育认不认同,关键还是看能不能为他们带来好处。
为此,桃源职专走了两步棋:一是“落地生根”,瞄准桃源的主导产业——农业、茶叶、机械加工、旅游、餐饮、养殖、铝业,建设了“四大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数控技术、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现代农艺技术,优化了学校专业结构,并以“四大专业”为龙头,带动了服装、机电、电子商务、酒店等专业的发展。
二是“公益惠农”。桃源职专下设一个农科教服务中心。该中心集农业教学和技术推广于一体,不仅长年对农民进行培训,还实行“五送”:送政策、送科技、送资源、送资料、送温暖。
这两步棋,真正把学校办到了农民群众当中。
葛兴明是三阳港镇的种粮大户,成立了桃源县富民生态水稻专业合作社、兴隆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不过一直未能提升生产经营层次。在桃源职专参加了两轮职业农民培训以后,该社规模扩大到农户1000户,联片水稻田5000亩,还发展了机械化生产,拥有耕整机、插秧机、收割机、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设备30台套以上,合作社年产稻谷3400吨。
葛兴明高兴地说:“没有职业中专的培训指导,我们还是原始生产方式种田,哪会有今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