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新移民子女对父母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均在减少
当代“新移民”家庭即将普遍面临养老选择难
“随子女迁至国外居住的老人获得国外子女的经济和情感支持均明显减少。”这是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李超在最新的研究中得出的结论。
那么留守国内的父母呢?根据这份研究显示:移居国外的成年子女对留守国内的老年父母代际支持则明显不足,赡养老人的意识逐渐淡漠。为老年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也逐渐减小,这种趋势不容忽视。
这一份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和美国爱荷华大学共700多份样本问卷研究出来的结论是否真实反映了当代中国移民家庭老人的真实幸福感?李超认为:“目前学术界关于移民因素对家庭代际支持影响研究甚少,也没有明确结论。但国际迁移给新移民家庭老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困境,的确成为困扰这些海外华人现实而沉重的生活难题。”
“我们都是空巢老人。”家中独子已经出国30多年的李伯坦然笑着告诉记者。如今已经80高龄的他依然思维敏捷,头脑清醒,但他们老两口已经无力再乘坐飞机,折腾十几个小时前往美国看望移民多年的儿子。
近年来,国际迁移潮给新移民家庭老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困境,这已经成为海外华人绕不开的难题,也成为目前学界研究的重点课题,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李超的研究也缘起于此。
移民子女:不愿意赡养老人?
根据2014年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移民大幅度增长,截至2013 年末,已达900余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青年。
李超介绍,他们的研究对象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移民,与改革开放前移居国外的移民有显著不同。他说:“30多年过去了,这些新移民在国外扎根,但父母都已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面临着艰难的养老抉择,是留守国内生活,还是随子女迁至国外定居?”
“对留守国内的老年父母来说,子女在异国他乡,他们不得不面临养老资源锐减的巨大风险,养老、健康、孤独等问题接踵而来; 而对随迁老年父母而言,文化、宗教、语言和族裔背景的差异也将给随迁老人融入当地社会带来巨大挑战。”
根据李超的研究结论:与子女随迁至国外居住的老年父母获得国外子女经济支持和情感支持均明显减少。与其相似的是,移居国外的子女对留守国内的老年父母代际支持也明显不足。随着这些子女在国外生活时间越来越长,他们赡养老人的意识逐渐淡漠,为父母提供经济支持可能性逐渐减小。他担忧道:“这种趋势不容忽视。”
随迁老人:
最难接受“经济独立”
李超的研究团队根据中国政法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和美国爱荷华大学发布的共700多份样本,建构了数据模型进行计算。“总体而言,老年父母随迁至国外对其晚年生活质量的影响非常复杂。”李超分析。
他们的研究得到一个出人意料的结论:随迁老人对移民子女的情感支持主观评价比留守老人对其国内子女评价明显要低。
不仅是感情支持,移民子女对随迁老人的经济支持也在减少。据李超介绍:“‘经济独立’是许多受访老人最不习惯在海外生活的原因之一。而且,随着移民子女在国外生活时间越长,其相应提供的经济支持越少。”
在调查时,有些老人坦言:“漂洋过海到美国投靠子女,迎面而来的却是文化差异、语言壁垒、经济压力和家庭纠纷。”这些老人描述,子女观念上已经“不中不西”,孙辈们已经是美国人。在他们看来:“儿女很近,但幸福很远。”
留守老人:
情感慰藉需求强烈
与随迁老人不同,留守老人与其还在国内的子女保持着传统的“反馈模式”。会获得更多子女的支持。“我们搜集的样本中,被访老人多具有较高学历、稳定的退休收入以及较好的医疗保障,在国内可以维持相对体面、充裕的晚年生活,因此,不需要子女金钱资助,但对日常照料和情感支持的需求强烈。”
李超经样本比对发现:“如果这些老人在国内还有子女,这些子女往往承担着照料父母和情感支持的任务,并相较于已经移居海外的子女承担起更多照料父母和情感支持方面的责任。”
“移民国外的子女,随着在国外生活时间越来越久,受到的舆论和责任的约束越来越少。他们对父母不仅没法贴身照顾,也难以保持感情支持,经济上的支持也会逐渐减少。”
李超也表示,研究尚存不足:“样本中确实缺少来自子女角度的调查,另外,受访老人绝大多数退休前都是在高校工作,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都比较高,受访范围不够广泛。”(记者 杜安娜)
留守还是随迁?
不随迁只能当空巢老人
李伯:留守、80岁
土生土长的李伯和老伴住在海珠区一栋大型高档楼盘,李伯一边抚摸家中养的小狗,一边笑着说:“我们是空巢老人”。
在李伯看来,他和老伴就是人们说的新移民家庭留守老人。
上世纪80年代,儿子前往美国留学,毕业后就留在了美国工作,成为一名精算师,娶了一位美国太太。当时,李伯是国内一家研究机构的知名研究员,年富力强,老两口每年闲暇之际,就会前往美国探望儿子,每次就只小住半个月或者一个月。
李伯的儿子在美国南部的迈阿密工作,那里华人并不多,为了带老两口吃一顿广式早茶,要开车一两个小时去到另外一个城市。
饮食是李伯难适应美国生活的原因之一。“儿子娶的是美国太太,家里吃饭大多都是拌生蔬菜、面包,实在吃不习惯”。李伯说:“很多生活习惯都和我们不一样。”
另外,语言也是个大问题。“我老伴以前是真光中学的外语老师,但当时我们学的都是俄语,派不上用场。我们后来虽然也自学了一点,但和当地人交流还是有难度。”
最实际的考虑还是医疗。李伯说:“我们老两口都是高知,现在在国内能享受良好的医疗资源,国家有补贴,生病了不用太担心。”但是他们现在并没有美国绿卡,不享受美国公民福利待遇。“如果在国外生病,医疗费用是相当高的。”
随迁也主要是为儿女带孩子
张姨:随迁、78岁
在外人看来,张姨的两个孩子有出息,家庭幸福。儿女双全的她到了晚年,儿女都移居海外,而且还去了遥远的异国他乡。从那时起,张姨就成了“国际漂”兼空中飞人。
2003年,张姨在加拿大的女儿生了孩子,张姨开始跨国带娃。期间稍有些空隙才回到广州,和亲戚朋友们聚聚。虽然加拿大空气好,食品安全,但对张姨来说,回国在吵吵嚷嚷的茶楼里和亲戚朋友喝个茶,吃个饭,才是给老两口放假。
2005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工作的儿子要生孩子了,老两口只好不辞劳苦“飞到”悉尼,帮儿子带娃。
孩子带到三岁,老两口终于可以歇口气了。2008年,女儿要生二胎。老两口连气都不敢喘,直接从悉尼奔到温哥华,又开始给女儿带娃。
然而他们的休假方式,仍然是偶尔回国放松。
张姨曾经狠下心来,老两口想留在国内生活。张姨不止一次跟亲戚朋友诉苦,实在吃不消这样的“长途”带娃之旅,但又忍不住为儿女打算:“在国外,请一个保姆的费用实在太高,想帮孩子们分担经济压力。”
2012年,儿子又要生第二胎,老两口急匆匆从加拿大奔赴悉尼。“以后实在跑不动了,等这个孩子上幼儿园,我们都已经是80多岁的人了”,张姨说:“不想跑了,将来的日子就在悉尼过了。”
留洋打个转还是回国好
谢姨:留守 75岁
谢姨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招来一个洋女婿。2000年,女儿远嫁到美国费城,好在还有儿子在身边,她也不觉得太寂寞。
刚开始,她只能靠每周一次电话来聊以缓解对女儿的思念。过了几年,谢姨去美国看望女儿,说到在国外的生活,她直摆手表示不习惯,如果没有女儿陪伴,谢姨基本上只能在家待着。周围的邻居也没法交流。洋女婿虽然脾气好,但毕竟不会说中文,两人之间必须依靠女儿做翻译。如果女儿不在家,她和女婿基本上就只能面面相觑。
在美国“闭关”了一个多月,她有些“憋不住”了,要求回国来。之后,谢姨很少再提要去美国看女儿的事,每次,都是女儿女婿带着小外孙回国来看望。谢姨说,比起跟随女儿移民国外,她更愿意留在国内跟着儿子、媳妇一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