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新华新语:别让不透明保送伤害教育公平
2015-05-14 12:21:18
 

漫画:“暗道”。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新华网北京5月14日电(记者李代祥)“南方某高校十年来所招保送生绝大多数为厅官子女”的消息,近日在网络上热传,引发广泛议论。当贫穷世袭成为一个日益引人关注的社会话题之后,这一消息再次拨动了人们关于教育公平的敏感神经。

  “保送生”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优秀学生提供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机会。然而,由于各地执行保送生的标准不够统一——有的看重学生的综合成绩,有的看重学生的学科成绩,有的看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看重学生的组织才能或社团活动,而保送生的决策过程又常由教师或学校领导决定,学生们很少参与,公示过程多为走过场。如此种种,使得保送生制度在很多地方沦为“暗箱操作”,自然导致一些家庭背景特殊但并不优秀的学生成为保送生。

  当下,教育仍是广大贫困学子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别让贫困地区学生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已成大多数人的共识,并成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削减全国保送生数量的相关规定,北大、清华等一批重点高校也在高考录取比例上向贫困地区倾斜,诸如此类的政策和举措,正是对社会期待的回应,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务实举动。

  顺应这种大势,在保送生制度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加大保送生制度的规范执行力度,积极推动学生参与遴选,避免并不优秀的学生鸠占鹊巢,真正把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选出来,才能维护教育公平,增强全社会用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价值引领。

·某高校10年“保送生”多为厅级领导子女

  这是记者采访中一些令人忧心的事实:

  南方一所高校相关领导向记者透露,该校梳理总结10年“保送生”情况时发现,绝大多数“保送生”为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

  在中部某省的2014年“保送生”中,几名厅级领导干部的孩子赫然其列;

  广东一名落马副省级干部子女被曝凭借一项科技发明奖造假获得重点大学的保送资格……

  东北大学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坦言:“我们发现很多招上来的省优生,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优秀,从学生资料看,他们有深厚的家庭背景,中学校长可能也难抵压力。”

  旨在为优秀学生提供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制度,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频频曝出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案例。例如,前两年凭信息竞赛省级一等奖获推荐保送的学生在高校测试时竟有一半不掌握相关知识,近三分之一不敢参加测试;还有凭借省级三好学生获保送资格的学生,就读后被人举报其三好学生资格不是在他就读的中学获得的。【>>>详细】


编辑:小微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