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跨越的是老师还是传统思维?
从古至今,中国人几乎都很难接受被人跨过身体的行为。这种“胯下之辱”,被认为是奇耻大辱。然而,武汉理工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却自己主动趴在教室前门,要求学生“凌辱”他。这位副教授解释:跨过老师,只是表象,传递的却正是这种敢于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5月13日武汉晚报)
反对
超越思维≠偏激求变
跨越老师=敢于挑战
我承认学生的超越思维需要培养,他们必须敢于质疑权威、反抗权贵、超越庸常,才能成为一名具有独立人格和价值追求的大学生。但是,我不认同超越思维可以通过“跨过老师”的形式形成。超越思维的形成不会如此简单和表面化,同时,超越思维也不意味着基本价值观和常识被否定,比如对教师的尊重。所谓超越,最基本的理解应该是独立思考和自我升华,而不是刻意求异,也不是偏激求变。
超越思维的养成,很难一蹴而就——期待一门课就可以培养超越思维,期待一个跨过老师的举动就可以激发超越思维,显得有些哗众取宠。而且,超越也不意味着颠覆,更不意味着对基本价值观的挑战,对于一个有超越思维的学生来说,无论他多么习惯质疑和创新,他也不会忘记尊师重教的常识。这种基本的价值观和常识会保证社会的超越可以平稳着陆。否则,超越之后就可能只是心浮气躁、一片乱象。(李劭强)
赞成
跨越老师=敢于挑战
这位教授这一举动,是深知中国人有一种“怕人”文化,臣服权贵,不敢否定权威,表现在课堂上,学生不敢对教师提出不同意见,而不像西方学生,有个性,有独立思维,敢于在课堂上质疑教师,这位教授让学生从自己身上跨过去,就是让学生突破这一“怕人”的思维,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当仁不让于师。
教授的这一行为艺术,很有教育意义。教授自己放下身段,匍匐在地,“俯首甘为孺子牛”,让学生从自己身上跨过去,这一做法,就是带领学生们从错误的教育观念“身上”跨过去,让学生跨越自己心理上的障碍,变得敢于挑战权威,不畏强权,从前人的“身上”跨过去。这一行为艺术,本身就是对国内教育现状的一种挑战,由此来看,这位教授才是真正的跨越者。(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