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人民日报》两度发文报道国内高校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客观倾向。据笔者了解,目前高校“教学”和“科研”之争由来已久,多数学生抱怨经常看不到老师,有学生向笔者透露,除了上课,其他时间根本看不到老师的影子,足见高校教师扎堆科研项目、热衷发表学术论文已不稀奇,与之相对的是“讲台得意,学术失意”的教师也比比皆是。纵观当前高等教育中,教学虽是高校的中心工作,而在高校的办学实践中“科研中心化、教学边缘化”、“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俨然愈演愈烈。
学校:单向度的评价制度或成元凶
近年来,高校自主招生力度每年递增,大学品牌知名度越来越受人关注。依据教育部公布的标准,大学规模、大学教授的科研工作以及相关学术活动的数量和质量、科研水平的出色与否,成排名直接依据,足见科研在高校的优势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教师进行绩效评估时,也以论文、专著、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为主要标准,而教学业绩则显得无足轻重。尽管也有一些高校,虽然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责任等进行了规定,但由于教学本身难以评价,这使得相关的约束力非常有限,教学也成为了软指标。
在这种追求单向度评价的驱动下,一些教师舍弃了教育责任,教学成为了科研的附庸,而另外一些教师虽教学能力出色,但却因“论文、专著、科研”等硬性指标,没有符合学校的要求,而无缘副教授、教授等。如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生网上评教活动中,以罕见的满分居全校之首的教师晏才宏直到去世也没有评上副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深受学生欢迎的朱淼华老师因为没有论文不能续聘,川大教师周鼎在去年年底因酒后吐露的”相信讲好一门课比写好一篇论文重要的人,今夜死去了“,也一度在互联网掀起了”科研派“和”教学派“的口水战。
学术方面的地位,在高校属于一个无形资产,但能现实生活中,却给高校带来科研经费、课题等众多有型资源,恰恰是这些资源,让高校把”科研“这一座大山,视为镇校之宝,随之而来的”重科研、轻教学“现状才演变成了一个社会现象。
在这种社会现象下,应该更多的反思现在这种单向度的评价制度。1989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奖者迈克尔·毕晓普在他的自传《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中说:”只搞学术研究而不尽教学使命,是枯燥无味的。“而且,”现代的从事科研和教学的学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发现和教学两方面的接触本领结合在同一个人身上“。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也强调,”要拆除教学和科研间的高墙“,因此,讨论二者孰轻孰重的意义是不大的,因为二者本身就无法脱离彼此而存在,正确的取向恰恰是完美结合。
教师:理性主义的选择,还不够理性
作为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属于自己的职责,而作为有学术背景的职业,大学教师就应该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与科研属于大学教师分内的职责,也是教师的主要生存方式。
目前的多数高校教师,基于理性选择主义,很多学者从晋升、工资收入、社会声望等各方面分析教学、科研所带来的利益,进而开始偏向于科研工作。
以工资收入为例,这种选择并非中国高校独有,美国学者费尔韦瑟的研究表明,教师花在科研上的时间越多,工资越多,花在教学上的时间的越多,工资越少。在大学学者看来,正是由于科研能带来更多的利益,教师才更偏向于科研。教师对于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处理,是理性算计的结果。
但是,具体到高校教学中,高校教师更多的应该把二者作为同一个过程来对待;教学不应该是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固定的知识,而应该是师生共同体之间的密切交流;科研不应该仅仅是教师群体的探究客观知识的活动,而应该是师生共同探索他们所面对的世界的意义过程。许多教师把这两者经常割裂开来,这是不对的,总之,教学与科研要形成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过程,而不是彼此分离的事物。
学生:在需要一个”好老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一个老师
很多高校学生反映,老师们经常忙于科研,课堂教学质量持续走低;师生之间的课堂讨论明显减少,老师们照本宣科、课件陈腐跟不上时代发展;有学生形象的打趣道:老师们不是在发论文,就是在发论文的路上,唯独不在去教室的路上。
学生们失去学习知识的兴趣,这样做的后果是及其危险和可怕的,尤其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在青年人中的普及,在很多高校的课堂上,由于教师没能认真备课用心奖学,许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低头玩手机“,这样的现象屡屡存在。在如此语境下,就不难解释为何川大”白皮书“老师周鼎为何能赢得同学们的喜爱了。
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曾指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
对于这句话,反过来说其实也符合逻辑,即不搞科研的教师不是大学教师,不教学的大学教师,不是好老师。
对于学生们来说,在需要一个”好老师“之前,他们首先需要一个真正能静下心来,慢下脚步,认认真真地站在讲台上向他们传授知识的老师,至于这个老师发过多少论文,对他们来说好像其实并不那么重要。
面对目前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水平低下、学生所学知识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的现状,高校的当务之急是纠正很多任课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理念,改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平衡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一手抓教学,一手抓科研,二者两不误,方可不”瘸腿“前行,畸形发展。(张胜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