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年节请创业者说说心里话
尽管马云的故事和政策的号召让创业一词持续升温,但作为一名有着多年创业经历的80后,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磊对创业有着清醒的认识——
“我们有一个好技术,并不意味着能出好的产品,有了好的产品,也不意味着拥有好的市场,有了好的市场,也不能说一定有好的利润,今年有了利润,也不一定代表明年就有利润……”
“创业,远比我们想象得复杂。”5月4日,青年节,科技部人才中心、科技部交流中心和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的“人才成长经验和创新创业环境营造”青年人座谈会,把话筒交给创新创业正当时的青年代表,请他们敞开心扉说想法、提建议。
李磊说了自己对创业的想法,这位清华大学毕业的博士说,“很多人刚开始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清华博士毕业,技术国内首创,产品价格比老外便宜,你凭什么不买我的东西?”
但现实让他明白,“我们对别人来说并非那么重要,自己在行业里非常渺小,要想立足,必须先把自己做强大”。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不只一位青年创业者提到“创业不易”。创业者周德胜所在的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1999年到2008年都做着同一件事,研制某个药物以治疗肝病,“有同学问我,你在哪儿,我说还在北京这个公司,他当时第一句话就是,都8年了吧,8年抗战都胜利了,你怎么还在这儿……”
周德胜说,对年轻的创业者,“既然选择了创业,便只顾风雨兼程”。
“创业本身,就是对人才的筛选,毕竟我们要和优秀的人去竞争,如果我们像温室栽草莓一样去培养人才,也不行,经受不住风雨,难见真正的彩虹。”科技部人才中心主任李普说。
当然,对青年创业者来说,也面临着诸多的创业环境以及体制机制的问题。比如,北京海博思创科技有限公司创办人张剑辉就提到,中美在创业氛围上依然有较大的区别,在美国博士毕业后,去大公司和小的创业型公司几乎没有什么“社会眼光”的差异。
5年前,这位拥有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子工程博士头衔的年轻人,放弃美国7位数年薪,回到国内。他说,一个政府所营造的创业氛围和对青年创业者的“态度”至关重要。“我们政府有的人才计划,拿出100万奖励给个人,这个数字的象征意义,比其实际支持力度要大,政府愿意拿出这些钱,拿出这些资金资助海外学有所成的人,这个态度本身的价值更大。”他说。
李普说,对老一辈创业者而言,外部环境是当时最大的障碍,无论是法律环境、知识产权保护还是行业领域开创的程度,都没有那么理想。“当时我记得,我们跟他们打交道,他们总是说在争取公平环境,现在的创业环境大不相同了,更加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创业”。(邱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