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延长作文阅卷时间完全有可能
中国青年报刊登吕贻晓老师的《判高考作文是否存在“秒杀”》一文,向我们展示了高考作文网上阅卷的真实场景。该文提出“推广限时阅卷”的对策是合理可行的,但我以为,仅从技术上来限制阅卷速度,防止被“秒杀”是不够的,还有许多事情马上可做,关键是决心和行动。
从本人先后4次参加高考作文阅卷的经历看,我认为可以从阅卷操作体系的改良开始行动:
第一环节是阅卷者的选拔。至今阅卷者的构成尚未有很大的变化,基本上是由大学中文教师、中学教师、在校的大学生(研究生为主)组成的。除了阅卷组织单位的部分教师和几位担任作文阅卷小组长的中学教研员相对固定外,其余阅卷者流动性很强,导致每年出现大量的新面孔,阅卷经验缺乏。
造成阅卷者流动性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是阅卷强度大,责任重,报酬低,许多老师来过一次,尝到滋味后,就不愿来第二次;其二是各地市在中学教师阅卷者的推荐环节上,虽然有要求,但比较笼统,缺少操作性,因此为了不影响高一、高二的教学秩序,往往是在高三语文教师中选择,于是出现了第一届带高三的老师出现在作文阅卷场上。这些年轻教师改卷的积极性高,但对作文的评判能力不足,导致打保险分的情况比较严重。因此,要改变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建立以中学教师和大学教师为主,相对稳固、比较成熟的阅卷教师库。省级考试机构对入库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培训和管理。
第二环节是阅卷的时限。目前的流程是6月7日到9日进行高考,6月10日上午阅卷教师报到,6月22日左右成绩发布。阅卷的有效时间不会超过10天。在这种情况下,300多名阅卷者为了完成30多万篇作文的工作量,常常会出现少几分从容,多几分急躁的心理,容易出现赶进度的现象,也就容易出现报上所批的“秒杀”情况。
网上阅卷固然有“背靠背”打分的优势,但是很容易使人视觉疲劳,头昏眼花;同时也失去纸质阅卷出现问题时彼此探讨、斟酌的优势。为了避免规避监控,减少无效分的出现,阅卷者往往有求稳的心理,容易打保险分。其实,高考提前到6月进行,录取环节相对比较宽松了,适当缩小作文阅卷的队伍,适当延长作文阅卷时间,已经完全可能,从而为提高作文的阅卷质量提供师资的保障和时间保证。
第三环节是对阅卷者的培训。由于阅卷的队伍大多是流水的兵,这一培训环节显得十分重要(浙江省今年已经提前进行了阅卷教师培训)。每年,组织者从研究考题,到熟悉评分标准,到讨论样卷,到试打分,进行培训,较好地起到统一评分标准的作用。但是,阅卷者的态度、观念、水平,不是通过一天半的培训就可以发生质变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妨增加独立打分的考核环节。这一环通不过,就要坚决地让其从改作文环节退出。毕竟,60分的作文,足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命运。
第四环节是对阅卷者的考核。如何有效地对阅卷者进行考核,是值得探究的。尽管有个别阅卷者因为阅卷态度或阅卷质量问题,被取消阅卷资格,提前离开,但是监控阅卷者质量的手段除了阅卷量容易监控,阅卷的质除了评判你判分与其他阅卷者的差距以外,缺少科学而有效的手段。
在当下,吕贻晓老师向往的喝着咖啡打分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赞同他说的“是时候有人出面担当责任,拯救考生,改变历史了”的决心和行动。
(作者为浙江省嵊州市马寅初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