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电子时代实体书店何去何从?

2015-04-23 11:18:12   来源:新华网   作者:李俊义 曲澜娟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曾经,城市中星罗棋布的书店象征着这一城市的品位,一家知名书店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标杆。”  石家庄席殊书屋位于繁华商业区,是书店与咖啡店的“混搭”,书屋三分之二的利润来自于店中附带售卖的饮品、小食,“以吧养书”是书屋的经营策略。
 

  新华网石家庄4月23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李俊义 曲澜娟)曾经,城市中星罗棋布的书店象征着这一城市的品位,一家知名书店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标杆。然而,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实体书店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书店停业,一个接一个地在城市中消逝。未来实体书店何去何从,是出手救赎,还是任其消亡,这是一个问题。

  读书人心中“天堂”已成记忆

  对石家庄的读书圈来说,嘟嘟知识书屋一度是个传奇。很多人将这家几乎被周围服装店淹没的小书店视作当地的一个文化地标,陪伴着他们走过了悠悠十几年的时光。2010年冬天,这家书店结束了营业,宣布倒闭。但时至今日,它仍留在很多人的记忆和慨叹中。

  1995年,嘟嘟知识书屋开张,面积只有10多平方米。从不为人知到声名鹊起,书店靠的就是口口相传。对许多读书人来说,这个书店是他们心中的天堂。

  “我是一个爱书人,书店开张的第一天,我就将它定位于内容偏严肃的人文社科类书店,其后一直坚持这个理念。”书店主人邓正坦回忆说,他的书店从不贪大求全,书籍大多是选取思想性强的哲学、社科、人物传记、历史、古籍、小说、随笔等门类。

  2000年前后,嘟嘟知识书屋迎来了它的黄金期。据邓正坦回忆,那时的读者群已经相当固定,约有两百人会定期到书屋来选书。有的忠实读友甚至能够准确掌握他采购新书的节奏,及时向他了解进书的情况。当时,书屋简单到没有任何装饰,十几个书架把十余平米的书屋塞得满满的,陈列的样书约有七八千册,生意最火的时候,样书都得横着摆放。

  一位曾经常年流连嘟嘟知识书屋的读者这样回忆:“我每次去老邓的书屋时,常发现他一个人坐在一个围棋桌前,拿着一本书津津有味地读着。挑完喜欢的书后,如果有空闲,我会和老邓说,‘来,老邓,下盘棋’。直到现在,每次走过已经变成服装店的书店原址,我还会想起这个场景。”

  几年的黄金期后,老邓的生意每况愈下。2010年上半年,嘟嘟书屋入不敷出,经过长时间的考虑,老邓挂出牌子:书店关张。

  “撑不下去了。”老邓说,书店最红火的时候,利润也不过每月3000元左右。而到关门的那年,书店房租已经从每月1000多元涨到了近3000元,加上图书的销量越来越萎缩,几乎没有利润,只能选择关门。

  实体书店——正在消逝的风景线

  “人,诗意地栖居”,这句语出德国一位古典诗人的名句,被更多人耳熟能详,北京风入松书店功不可没。

  风入松书店位于北大南门,1995年开业,营业面积从最初的40平方米发展到1000多平方米,杨振宁、任继愈、季羡林、张岱年、汪道涵、厉以宁等著名学者都曾光顾过该书店,诗人的这句名言就挂在风入松的门楣上。

  2011年6月,风入松暂停业。

  “上学的时候,有很多次我都是带一瓶水一块面包,在风入松从早晨营业泡到晚上打烊。这里环境宽松,你可以读书或者抄书,不用担心遭到白眼和驱赶。真的没想到它会关门,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很伤心,感觉我青春中的一部分记忆也随之被抹去了。”风入松停业后,一位北大毕业生博客中这样写道。

  其实,停业的何止是风入松。

  见诸媒体的报道,知名实体书店的停业比比皆是。2010年1月,北京第三极书局正式停止营业;2009年底,成都规模最大、投资过亿元的民营书店――经典书城倒闭,差不多同一时间,重庆经典概念书城也遭到了同样的命运。2011年9月,广州仅余的两家三联书店宣布结业。至此,广州市5家三联书店全军覆没。另据全国工商联合会书业商会统计,10年来,全国有将近50%的民营实体书店关张。

  “实体书店停业是大势所趋,”邓正坦说,早在2008年,他和许多同行就感受到纸质书籍销售市场的急剧萎缩。“以前,茶余饭后静心读书是很多人的老习惯。但随着网络的普及,上网占用了人们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好多人已经没有闲暇时间读书了。”

  最直接的冲击是网上书店的兴起,网上书店成本低、经营灵活等特点,让实体书店望而兴叹。“我们从批发商那里进书,一般都是标价的6.5折到7.2折,打到6折的时候特别少。我们销售的时候,一般都是9折出售,利润已经很少。但是网上书店,它可以把销售价定在7折,还经常推出特价销售活动,这些都是实体书店办不到的。”邓正坦说。

  从2008年起,邓正坦的同行们便逐渐退出这个行当,“2011年是书市的滑铁卢,无论是批发商还是书店,销售量差不多都是以30%的速度在下跌,嘟嘟知识书屋在2010年关门,只不过是先走了一步。”忆起书店的倒闭,老邓的语气并没有想象中的沉重,反而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拯救书店 还原健康城市生态

  在城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点缀其中的大小书店,一直被当成一个城市的品位象征。但是,随着传统书店接连不断的倒闭大潮,实体书店未来何去何从,就像雾里看花一样,看不到谜底。

  邓正坦对书店的未来并不乐观,他说:“实际上,实体书店的没落是不可逆转的。将来,或许纸质书会成为奢侈品或是收藏品。到了那时,无论是策划选题,还是装帧设计,都会走精致化路线。电子出版物代替纸质书籍也许只是时间问题,但读书的人还在,只是换了种读的方式而已。”

  石家庄席殊书屋位于繁华商业区,是书店与咖啡店的“混搭”,书屋三分之二的利润来自于店中附带售卖的饮品、小食,“以吧养书”是书屋的经营策略。

  席殊书屋店主阎莉莉并不认同邓正坦的观点:“我始终坚信,实体书店不会消逝,它也许会以其他形式存在。比如,除了书吧,独立实体书店还能转化为绘本书店、经济书店、女性书店、美食书店等等形式存在。纸质书籍是有生命的,同一本书你十年前读过,十年后再读,你会有新的感悟。纸质书籍带着你的体温,承载着你的成长和你的感情。这一点,电子书籍是给予不了的。”

  更多的人认为,拯救书店的实质是拯救文化,没有书店的城市生态是病态的。北京风入松停业后,对很多人来说,并不简单意味着一个书店停止运转,而是一个理想主义阵地的失守。一位网友曾这样回忆他记忆中的风入松:“走进地下室的三重门,门上写着:人,诗意地栖居。在这里,一切喧嚣都不存在了,如果有天堂,我想就是风入松的样子。”

  愿书店永存,读书常在。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