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丰子恺《教师日记》述赏
丰子恺的《教师日记》收录了丰子恺于民国27年10月24日至民国28年6月24日间共161篇日记,记叙了其两年间辗转各地的教育教学生活,可见子恺与弘一法师、竺可桢等友人的亲密关系,更显示了子恺有关师德、师能及美育教学朴素而本真的理念与方法,亦有子恺常人式的丛林如厕、教子识文等诸多趣事。现摘其要述赏。
民国27年10月31日
今日二课,为高师美术与简师图画。令各作一能作的画交来,使我知道他们的美术修养的程度,以便规定我的教法。且此各画卷又可收集起来,归我保存。将来他们毕业时,我可拿出来比较一下。毕竟进步多少。并可留作初相见时的纪念品。五年十年之后,我们相见,拿出这册子来看看,追怀既往,亦可勉励来者。
述赏:比之今日作业布置的随意与无效,子恺先生的作业既有人性,又高效。“令各作一能作的画”之“能作”,为学生留出了足够的自由空间,比之今日作文教学之强写逼写,更具人性;二者依其定教法,是为因材施教,亦为备课之关键环节——备学生;三者作学生学识与技能进步之参照,检阅教学成果,此为多数教师所忽略;四者类于追怀凭证,勉励来者,更可见其爱生。一作多用,作业有效性之典范也。
民国27年10月1日
所谓“一通百通”的方法,便是训练你们的眼睛和手。我们的眼睛原来具有对形状、色彩的辨识力……无论到什么地方,无论教何种学生,都可以因地制宜,因人施教,而诸君在学的一年中,请努力训练自己的眼睛,我则从旁加以指导。
我未谙他们的性格,尚不能决定教学的方针。……鲁迅先生译笔太过谨严,有几处难怪学生看不懂。经我在黑板上改译中国文式的,犹有人看不懂。懂的人亦似乎少有兴味。事后我方知所选程度太深。下次当降低标准。
述赏:“从旁加以指导”,可以见出教师教学以学生为主,适时点拨的教育思想,可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未谙他们的性格,尚不能决定教学的方针”,再次见出子恺教学“心中有学生”的备课理念与教学思想。“下次当降低标准”,明显类于当下的教学反思,因材施教,及时调整教学难度。
民国27年10月8日
今天上午,我把各卷中不通的文句列举在黑板上,当场改给他们看。并且同他们约法三章:(一)以后作文暂时不许用文言,至文法通顺而止……(二)以后作文,先念一遍给朋友听,他听得懂,才可交卷。他听不懂的,都要改去。(三)标点不准乱用,字不许潦草。潦草者不给改。
述赏:作文评改重实效,而不是像当下一味地空评泛评。强调教学循序渐进,相互修改直至明白,提供了一种学生作文自评的实用方法。“潦草者不给改”,显示了教师对学生规范书写等基本习惯的重视。
民国27年11月26日
简师学生国文程度太坏,作文竟有远不如我家十一岁之元草者。今选《孟子》令学生熟读,试看有无效果。我预定选二章:《见牛》及《许子》。
我教艺术科,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不求学生能作直接有用之画,但求涵养其爱美之心。能用作画一般的来处理生活,对付人世,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学艺术科也要“举斯心加之彼”,也要“善推其所为”。(引《孟子·见牛》)
述赏:作文不强写,应从阅读起。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这在丰子恺的作文教学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且能为学生选出具体的阅读文本,这是超出一般教师的地方。教学“主张不求直接效果,而注重间接效果”;教育要去功利心,强调“涵养爱美之心”及“人世和平”的大教育观,这就是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教育若能像子恺“举斯心加之彼”、“善推其所为”,则和谐可及。
民国28年2月27日
(子恺辞校离别学生时)郑重声明曰:“吾教美术一学期,所授多理论而少实技。此乃吾不胜任于实技之故,非正当教法。吾之所以辞退者即为此。今后继吾者,吾希望其重实技而轻理论,以便调剂。诸生皆当明此理,切勿因后来之先生不授理论而非难之。”因闻今之图画先生大都重实技而不重理论,或不能授理论,故特先为清道,以免阻碍其进行。但私心希望继吾任者,能授理论,至少略懂艺术教育,而不为纯粹之技术家或画匠。
述赏:“不为纯粹之技术家或画匠”,显示了子恺人才培养的高远目标,也是子恺对教师素质的殷切期望。子恺离别时特为后继之师“清道”,胸怀宽广,师德皓然,善心可鉴;教学不可淡化必要的理论,亦是把握了教学的底线。
民国28年6月22日
今上午结束艺术教育课。选读《乐记》三节。并为结论曰:“半年来授课共十六讲。要之,不外三语:‘艺术心’——广大同情心(万物一体);‘艺术’——心为主,技为从(善巧兼备);‘艺术教育’——艺术精神的应用(温柔敦厚)(文质彬彬)。今以《乐记》结束者,亦是表明此要旨之意。”
述赏:艺术教育的本心在于运用艺术精神来树立民众的“同情”心,进而“举斯心加之彼”,塑心为上,此为子恺先生对艺术教育目的的坚决守护。(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