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反省室”是教育冷暴力

2015-04-15 09:08: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是教育冷暴力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设立“反省室”的灵感,或源于对一些惩戒式教育的借鉴,比如对犯罪分子的劳动教养,还有实行军事化机构的“禁闭反省”。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成为司法实践的语境下,设立“反省室”的教育与惩戒,显然与人性化和特殊保护的原则背道而驰。
 

  原标题:“反省室”是教育冷暴力

  “反省室”是教育冷暴力

  ■堂吉伟德

  日前,广东清远市清新区一所中学在高二级教学楼设立“反省室”,将一些成绩差、纪律不良的学生编入其中,学生发出“犹如被放逐”的声音,引发社会争议。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干预下,最近校方已暂时关闭了“反省室”。一度被要求反省的11名学生现时已经回到班级正常上课。(4月13日《广州日报》)

  绿领巾、红校服、测智商、三色作业本,再到时下设立“反省室”,不仅对一些学生明确标签化,还单独设立“禁闭式”空间,直接剥夺了其接受正常学习的权利,既侵犯了这些学生的平等权利,又对其自尊心形成了伤害,对人格形成了污辱,可以说是教育无法承受之重。

  设立“反省室”的灵感,或源于对一些惩戒式教育的借鉴,比如对犯罪分子的劳动教养,还有实行军事化机构的“禁闭反省”。“反省室”虽然没有进行人身限制,却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更重要的是,这种污名化和羞辱式的教育方式,既不符合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原则,也不符合教书育人的职责定位。在“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成为司法实践的语境下,设立“反省室”的教育与惩戒,显然与人性化和特殊保护的原则背道而驰。

  之所以如此,还在于目的功利下的手段变异。在应试教育下,评判政绩的最大标准就是学生的成绩以及建立在成绩之上的升学率。于是围绕成绩的好坏,也就有了责任的强弱——优生受到格外的优待,并成为老师的宠儿、学校争抢的资源;差生则饱受排斥与歧视,老师对其放任自流,学校也将其视为异类。于是,本应获得的与其他学生同等的权利被剥夺,连人格与尊严也无法“免受伤害”。他们没有成为人性化、温情化和帮助式教育的重点,反而成为一种教育负担,沦为责任放弃下的被抛弃者。

  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就是培育健康而独立的人格,实现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让他们能自由自在地成长。从教育学的层面看,这样做等于给这些学生贴上了“差生”的标签,对他们没有鼓励,只有放弃,会导致这些学生极度自卑,从而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你很难想象,一个学生在歧视的重压下,会“快乐和诗意一般”的学习。如果一个人背负着沉重的心理负担,固然“知耻而勇”能取得不错的成绩,但他的心性已经发生了变化,个性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这种塑造代价实在太高。

  在国外,这种情况一旦发生,恐怕学生的家长早已将学校告上了法院。在他们看来,学习成绩并不重要,他们需要教育和学校所做的,就是保持孩子的性格,并使他们感到快乐。因而在很多国家,教育的优先责任是保护孩子,给予他们最平等的对待。也正是这样的公平、温情与人性,才使得差生们也有“诗意成长的空间”。其实,没有一个孩子是差生,他们或许在成绩上不尽如人意,但他们可能具有超强的想象力,或者口才很好,或者动手能力很强,或者善于交际,如果这些优点被发现并被充分发挥,那么他也可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人才,让人才的结构和类型更加丰富。反之,若是将成绩视为唯一标准,那么人才就会“千人一貌”,天才也会因此被扼杀。

  设“反省室”是功利教育下的责任放弃,不能仅是“叫停了之”,学校以此为契机进行反省,迫在眉睫。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