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农科院加工所靠青年人翻身 曾是老头成堆的“火坑”

2015-04-15 09:05: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邱晨辉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  28岁的辛凤姣,博士一毕业,就被中国农科院加工研究所聘为研究员,随后,她在清华大学的导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问了这个问题。戴小枫曾在农科院科技管理局担任副局长,也因此他对人、财、物管理层面的问题并不陌生。
 

  原标题:农科院加工所靠青年人翻身 曾是老头成堆的“火坑”

  农科院加工所靠青年人翻身

  年轻化、小规模的研究所为何能主持973项目

  “这究竟是个什么单位,能把我最好的学生招过去?”

  28岁的辛凤姣,博士一毕业,就被中国农科院加工研究所聘为研究员,随后,她在清华大学的导师、中科院院士施一公问了这个问题。

  加工所,一个在圈子里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竟能把自己的得意门生招揽过去,这不仅是施一公最初的困惑,也令辛凤姣身边的人感到不解——辛凤姣在校读研期间,深受施一公的赏识,并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3篇论文,其学术前景被十分看好,清华、北大乃至国际上的名校都被认作是与她身价最为匹配的去向。

  如今,她“下嫁”加工所一事,让该所所长戴小枫津津乐道。就是在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工作会议上,戴小枫还当着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科院院长李家洋的面讲了一遍。他说,近年来,加工所广泛网罗青年人才,“不看年纪看能力”、“不看资历看实绩”,辛凤姣就是个例子。一步到位让她担任团队首席,成为中国农科院唯一30岁以下的团队首席。

  这样的破格任用在农科院乃至全国都十分少见,也从某种意义上回答了施一公的那个问题。戴小枫所说的那个网罗青年英才的计划也渐渐浮出水面,并被科技界所称道。有人评价这个计划及计划背后的管理思路:“这才是符合科研规律的考核。”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实地探访了加工所,进一步解剖这个人才“逆袭”样本。

  一度是老头成堆的“火坑”

  4年前,加工所的各项指标在中国农科院排倒数前三,是名副其实的“火坑”。新科所长戴小枫到了所里,要来花名册一看,半天没吱一声——

  全员73人的加工所,非科研岗位就有40多人,占了半壁江山。“这个单位的主要业务是搞科研,还是搞行政?”

  相应的,职工的学历水平也不令人满意:近七成是本科生,十几个硕士生,博士生更是寥寥无几。而在这些人中,真正学食品科学的人不到1/3,更多的是些和加工所中心工作八竿子打不着的专业。

  职工的平均年龄也让戴小枫吃了一惊:平均年龄50多岁,45岁到60岁之间的人占到六七成。他当时用了“老头堆”一词来形容手中的这份花名册:“年轻人是最有创造性、最有活力的,但我们最缺的恰恰是年轻人!”

  随后,他给这种现象总结为3个“倒挂”——行政与科研倒挂、青年与中老年倒挂、博士生与本科生倒挂。

  如今,这一现象已被另一组数据所取代:过去两年,加工所共引进海内外人才、硕博士毕业生99人,占全所职工总人数的64.7%,其中35岁以下青年人才超过90%,研究生超过96%。此外,在整个农科院系统内开展的创新工程团队建设中,加工所有1人担任首席科学家,28人担任骨干专家,42人担任研究助理,分别占12.5%、53.8%和77.8%。

  这组数字的另一层意思是,在农科院系统几十个研究所综合评价中,加工所已经连续两年居发展速度第1名,人均实力居全院第7名,综合实力攀升至全院第12名。

  在农科院的全年工作会议上,当年这个被人“低看一眼”的研究所,已经占据了典型发言的一席。戴小枫说,加工所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发展,依靠的不是常年的积累,有的只是一腔热血和为国担当的精神。

  这并非虚言。与“仅依靠科学家本人坐冷板凳出大成果”的科研院所不同,加工所近年来的“跃进式”发展,被不少同行认作是一种“从全员思想解放,到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激励到位”的结果。

  “挖人计划”:比谁的人才环境更科学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搭建一个适宜科研的环境,才能吸引到能坐得住冷板凳、出得了大成果的科学家。

  戴小枫先是启动一个看起来“野心勃勃”的“挖人计划”,发动各方人脉资源,“遍发英雄帖”,并给所里的研究单位下了死命令:唯才是举,对于不引人、不荐才的团队实行一票否决,取消一切奖励的资格。

  随后,他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所里新组建的传统食品与装备研究室,成功从日本引进张泓博士及其团队,在几个月内迅速打造了传统食品与装备创新团队,这支年轻的队伍平均年龄不足35岁。

  研究所重点打造的刘阳研究员领衔的生物安全创新团队,先后从北京大学、中科院引进多名青年才俊充实到团队中,2012年该团队成功获批主持国家973计划项目。对加工所来说,这是一个“轰动事件”。

  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这创造了小所、弱所、年轻所也能主持代表我国基础研究最高水平的973项目的奇迹。”

  辛凤姣也是在同一时间被“挖”到了加工所。她自认为是个敢闯敢拼的人,而这一个性与加工所的环境十分匹配,“这里,的确给了我更大的学术自由”。

  戴小枫曾在农科院科技管理局担任副局长,也因此他对人、财、物管理层面的问题并不陌生。在他看来,“挖人”无非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有岗位、编制,一是给人提供相应的报酬、环境。对加工所来说,前者不是问题,所里编制还远没有达到相关部门的限制,关键还是后者,这也是一个共性问题:拿什么吸引年轻有为的科技工作者?

  就比谁的人才环境更科学。往日里的加工所,留下了“慵懒”、“不务正业”等沉疴旧病,如今,戴小枫开了一剂“向改革要红利、向管理要效益、向创新要发展”的猛药——不论资排辈,只要干得好,任何人都会有机会。

  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老规矩必须打破

  对于年轻人,机会总是稀缺的,尤其是被尸位素餐的人占着的时候。戴小枫对此看不惯,他想要改变,“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老规矩必须打破”。

  来加工所4年多,戴小枫挖了不少人,也有同事提醒他,“以前每年进两三个人,现在一年平均进20多个人,会不会出问题?”戴小枫没有理会,但让同事没想到的是,这位所长不仅挖的人多,“撵”的人也不少。

  一次“炒鱿鱼”的事件让大家见识到了这位所长的魄力。被炒的是一位曾在加工所工作了20多年的老处长,要炒他的人不是所领导,而是同一处室的全体员工,理由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加工所一位工作人员回忆,事发后,不少人找戴小枫打招呼,“毕竟是老员工,还是中层干部,会不会出问题?”

  戴小枫还是把这位处长“开”了,“我们不止一次给他重新上岗应聘的机会,因为这样的机会对大家都是敞开大门的,条件只有一个,你要能胜任。”

  在农科院系统,还流传着一个说法:每年春节前后,加工所都会举办一个别开生面的考评会,每位员工都要上台展示自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并给自己打分。戴小枫说,到底该打多少分,人人心里都有一杆秤,任何一个在一线干了活儿、出了力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都不再担心有人偷奸耍滑,或是暗箱操作了。

  更为重要的是,给每类人群打分的尺子并不是“一刀切”的那一把。戴小枫把它分成了应用基础研究人员、技术和装备研发人员、产品设计人员,以及管理和服务人员等多个类别。这一分类评价的目的,不只是保证“程序上的公平、科学”,更多的是为了与科研规律相契合,比如,管理人员的工分就是“真金白银”,被罚了绩效,自然是“血淋淋”的,而对科研人员来说,他们更多的是与科研项目攻关目标挂钩,至于日常科研活动中的小错误,则是“允许犯的”。

  后来,一位农科院领导来到加工所时说,“感觉加工所人很在状态。”戴小枫说,这说明改革是合多数人心的,也鼓舞更多的人做事。(本报记者 邱晨辉)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