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14日电(记者 贺迎春)“大学中小学共建,能完整看到、衔接好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从而服务好他们的整体成长。”朝阳区教工委副书记刘丽彬日前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附属中学、附属小学正式揭牌,构建了十二年一贯制一体化办学的新格局,这是北京市启动的首都高校与中小学合作项目又一成果。据刘丽彬介绍,从去年该项目启动以来,仅朝阳区就有北京工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第二国语外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共建。合作方式既有合办附中、附小的方式,也有项目合作方式。
合建是理念的输入,资源的注入
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认为,大学和中小学深度融合办学,相当于中小学从外部注入教育资源,大学同时也把教学理念、方法传导到中小学。“我们态度很积极,希望把附中、附小办成京城一流、国际知名的学校,我们有这个信心。”
刘丽彬持类似看法。他表示,大学的办学理念上是先进的,通过合建办学,大学的理念会延伸影响到中小学人才培养。中小学可以从人才成长的全过程来思考办学理念、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刘丽彬认为,大学有丰富的人才资源,能为中小学的课程建设、师资培训提供很好的服务。大学的社团、设施设备、社会实践,都能与中小学进行互动和整合。“总体来说,是一个优质资源的注入,对学校资源的提升和配置肯定会带来很多好处。”
对于大学来说,合建是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体现,也有利于解决教师子女上学的问题,有利于大学引进人才,是合作双赢的举措。至于如何整合好资源,刘丽彬认为,这需要靠智慧、靠体制。
在打造特色上做文章
北京西城教育研修学院教研员徐云知表示,附中、附小通过合建,可以近水楼台,借高校的专业及其师资强项提升自己的办学质量,并形成办学特色。既有效地提高了高校的资源利用率,又在此基础上可使高校的强项专业有可能落地扎根,有了实验基础。各取所需,合作共赢。
外经济贸易大学副校长赵忠秀表示,一体化办学,有利于大学把学科特色前置,提前介入学生的培养,办出特色,衔接好学生的各个成长阶段,消除目前分段式、碎片化培养的弊端。
与中小学“结对子”的高校,集中力量在打造特色上做文章。赵忠秀告诉记者,对外经贸大学希望能发挥优势,推动附中、附小与国际上不同类型的中小学“结对子”,通过日常交流,开拓宽学生视野,培养世界公民的意识。
据对外经贸大学调研员王丽娟介绍,该校将发挥外语学科的优势,与附中、附小创办英语共建课程体系,推行大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改革,在课程、教师资源等方面进行合作。而且将着力于国际化人才培养,小学、中学、大学实现连贯教育。
另据媒体报道,北京农学院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按年级分阶段地为小学开发实用有效的校本课程,在一、二年级开设“园艺植物识别”“插花”等课程;三至四年级开发“植物种植”“动物医学”等校本课程;五至六年级开发“食品安全”研究性学习课程。北外等高校也为附中附小打造特色课程模块。
推动区域学区化改革
北京市近年来在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公平方面推出了治理“择校热”、大学与中小学合建等系列举措。刘丽彬在谈到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思路时表示,北京市、朝阳区按照教育部总体改革的部署,目前核心推动的是区域学区化改革,在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实现学校资源的配置,满足居民对教育的需求。
刘丽彬表示,政府还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在立德树人、学科改进、课程改革、质量提升这些领域综合推进。“朝阳区推动教育开放、多元、融合,我们是一个国际化的区域,跟全球的教育资源互动合作,在全球视野里面整合朝阳的优质教育资源,进入教育体系,提升为一个优质的资源体系,满足学校发展。”
刘丽彬同时表示,政府还将积极调动社会资源进入学校,“比如我们校外教育、社区教育,与属地企事业各种机构的活动,把社会各个方面,能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资源,都用各种方式整合起来,服务学生、服务课程。”
丰富教育资源 促进教育公平
虽然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实现教育公平仍然遇到不少问题。对此,刘丽彬表示,教育不公不光是教育的问题,也是社会发展阶段的问题。既要从历史来看,也要从现实来看。中国的社会发展,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教育的需求总量大。“以前是能上学,现在是上好学,随着社会发展,家长对教育的需求也在变化,这可能永远是有矛盾的,我们只能主动去适应去发展,去推动变革。”
刘丽彬表示,教育公平是个相对的概念。从政府来说,义务教育阶段,促进教育均衡,提供公平的机会来创造比较好的教育环境。他同时也指出,北京作为首都,面临外地人口大量流入,教育资源总量不足,政府需要努力去挖掘更多的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