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从小小集装箱起步 90后成两家公司创始人
被称为策划界“创业新星”的林潮新昨天回到大学城创意园2号集装箱门前还是很有感触。出生于1991年的他已经是两家企业的创始人,他2012年创立的文化传播公司从1个人单打独斗发展起步,目前已在全国1827所高校建立了底层执行网络,在全国各高校拥有执行人员超过了2500位。
林潮新的创业点子产生于大学二年级。因为擅长弹吉他,业余时间林潮新曾参加过一些驻场演奏,时薪可以达到200~300元, 这在当时的他看来简直就是高收入。但是他并没有满足,而是开始琢磨:学校里有模特队、礼仪队、双节棍队等资源,为何不能整合这些资源并且承接商家所需要的表演项目呢?
说干就干,林潮新当晚就设计了一张名片,和好兄弟一起开始向学校周边的商家派名片介绍业务,开始了创业的第一步。
2013年读大三时他开始接触到大学城创意园并且在此孵化自己的创意。“我有创意,但是没有办公场地,也缺乏渠道,此时创业园的资源完全满足创业初期的需求。”林潮新说,大学城创意园除了免费提供集装箱作为办公室,而且还完全放心地把南山区创意12月大型活动中的“创意街市”项目交付给他来做。2014年年底,他在上海建立了新的网络创意公司。
据介绍,如今起步于集装箱的大学生创客越来越多,目前创意园内11个免费集装箱已全部进驻,这些集装箱将实行流动管理,一年为期接受孵化成果考核,不过关者将被淘汰。
2000多个投资人在找创客
“我们不缺少投资人,而是更缺少好的创意和点子。”在采访中,呙岭向记者表示。今年的文博会,创意园将带着16个项目参加,届时将让项目人与投资人面对面交谈,现场即能签约。
尽管每年都有新的创业项目,但是在呙岭看来,优质创意远远不能满足投资人的需求。据悉,目前与大学城创意园建立联系的投资人多达2000个,众多的资金在寻求好的创意项目。为此,目前创意园正在策划全国百校创业掌门人活动,每个高校设立自己的学生代表推荐学校里的好项目,创意园把项目整合后向投资人进行路演。(文广州日报记者童丹 图广州日报记者轩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