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自虐,就来做微信公号
培训的最后一天,主办方安排了一场本属于与会者之间分享新媒体发展经验的会议,却在某种程度上,演变成了一场向同行诉苦的吐槽大会。
这丝毫不令人意外。在过去两天的培训中,连培训导师也听到了一个说法:作为东道主,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制作的官方微信颇受师生欢迎,也吸引了不少兄弟院校前来取经,有人发现该校官微的文案多是其宣传部部长钱中平亲自操刀,而整个操刀过程,让人听后啼笑皆非——钱中平常常是在头一天晚上开始思考题目,想不到适合题目时彻夜难寐,直到蹦出一个点子来,才肯安心睡去;但第二天一早醒来,因又想出了一个新点子,便把之前的想法整个推翻,重来!
这般反复纠缠、打磨的过程,对人可以说是一种折磨,以至于在分享会议上,钱中平带头吐起了“苦水”:如果想自虐,就来宣传部,再自虐,就来做微信公号。
此言不虚,“缺人”的问题他们经历过,不然也不至于宣传部部长亲自上阵写文案。钱中平基本不使用学生劳动力,在他看来,“用学生”面临着几个尴尬:一者,可用时间少,职业院校通常是三年学制,头一年,学生不管是对学校整体情况,还是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都差强人意,最后一年,则出去参加实训,寻找就业机会,掐头去尾,只剩下中间那一年。
二者,即便是在中间那一年,也会有不少从大一培养起来的孩子,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离开新媒体制作团队,整个队伍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这在整个职业院校乃至学校系统内不是孤例。当天,参与分享经验的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刘辕也直言,高职院校宣传部普遍的特点是:人手少、写手少、经费少,这也是职业院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首要矛盾。
他说,如何将有限的人手、精力和财力,匹配到无限的高标准和严要求的工作中去,实现思想引领、新闻宣传、文化建设工作的最大效益,考验着每一位高职院校的宣传人。
一时间,在这个集纳了近150位职业院校宣传工作同仁的虚拟世界里,开始激荡着一种对现实世界中所处宣传岗位的特殊情愫——有相互理解给予同情,有抱团取暖寻求安慰,正如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副部长张治中所写的:“一大早起床抓手机看官微的、中午不睡觉搞官微的、晚上熬夜推官微的、凌晨起夜瞄官微的……都是官微中毒达‘自虐’级的症状,望大家多保重!”
校园新媒体“玩”好了,就是一把重构校园生活的利器
对这些校园新媒体人来说,他们更在乎的是,力求把每一条微信、微博推送的内容做到“极致”。
以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不到4年的时间,该校官方新浪微博粉丝数超5.88万,发布微博文5000多条,微博文被转发、评论近20万余次,微博体系受众基本覆盖校园。学院官方微博位列2013年度新浪微博高校百强榜第75位。该校宣传部部长黄炜说,之所以有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他常常思考的那个问题,即“一个能打动我的东西能不能打动学生呢?”
他随后将这种思考引申为一种“三流心态”——第一是要“下流”,跳下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老是高高在上,总谈一些“阳春白雪”;二是要“入流”,真正进入到学生的圈子里去,他说,当学校官方微博进入百强榜第75位时,便邀请75位同学吃饭,“这就很容易走进学生中去”;最后是“引流”,注重舆论引导。
这“三流”换个方式来表达,最终还可以归结到“以育人为主题、主线是为师生服务”上来。
渐渐地,在黄炜主导下的官方微博成了学生工作的平台。这让他既惊又喜:2011年,学校把热水管接到了学生宿舍,方便的同时也将收一定费用,很快,“每吨水收50元”的消息不胫而走,有学生开始在微博上提出意见,诸如“坑爹”、“乱收费”的言论都冒了出来。
如果在以前,这种情况怕是成了危机公关事件,但这一次,黄炜团队赶紧请分管的校领导算了一笔账:洗一次澡到底要花多少钱,一吨水又究竟是个什么概念,随后,他们通过学校一位微博意见领袖将这一信息传递出去。果不其然,渐渐地,反对的意见少了许多。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宣传部部长刘辕对此也颇有感触。在他看来,诸如微信、微博之类的新媒体工具,看似庞然大物,难以操作,但真正“玩”好了,就是一把重构校园生活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