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实施文化育人工程 提升就业竞争力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育人纪实
大学生女排荣获省运冠军
大学生品味论语经典诵读
非遗文化进校园
校园“空姐”亮丽光彩
坐落在济宁市城区的济宁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通过实施“校园景观建设、导视系统建设、文明礼仪建设、大学精神建设、首善之师建设、素质课程建设、精品活动建设、素质平台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九大文化育人工程,使学院育人环境更加优化,人际环境更加和谐,精神面貌更加向上,培养质量更加提高,学生光彩就业全面实现。
经典文化融入人才培养
文化育人,必须紧扣一条主线,那就是“人才培养”,但还需有一个灵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要坚持校园文化“三融”,即融入企业文化、儒家文化、非遗文化,把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对学生的“仁和敬信”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儒家文化发祥地区域优势,传承儒家文化“仁和”精髓,遵循孔子“学以致用、学以致道”技道兼修的教育思想,培育“仁爱、和谐、敬业、诚信”儒风雅韵校园文化。作为文化名城,济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祭孔大典》《鲁锦技艺》《曲阜楷木雕》等11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作为济宁高职院校,承担非遗保护与传承责无旁贷,开发非遗文化选修课已初见成效。
为体现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学院系统规划设计了内涵丰富、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校园人文景观。内容为融通“一线”,即建设“仁和”大道;构建“两园”,即儒家文化园、石雕文化园;建设“一馆”,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打造“一路”。即“光彩”之路,展示100位优秀毕业生的成长成才轨迹。
文明礼仪化为自觉行动
为强化学生文明礼仪,学院实施了“道德礼仪建设工程”,推进爱德、诚德、孝德、仁德“四德”建设。重点把践行“崇德尚能”的校训、“敬事而信”的校风、“诲人不倦”的教风、“学而时习”的学风同四德建设结合起来,先后开展“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等为主题,以团课、班会、征文、演讲比赛为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通世达理”的做人品格、“志存高远”的立业精神、“敬事而信”的扎实作风。
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培养,从学生入学就开始重视,并始终贯穿于每一位师生的脑海中。新生入学教育渗透儒家文化思想,让学生明了在校怎么做,将来从业做什么,怎么做得更好。全面开设礼仪实训课,培养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习惯。让学生真正理解礼仪的核心是敬,即敬人、敬己、敬业。礼仪讲做人的规矩、做人的教养和做事的道理,礼仪是人际交往的艺术,是有效沟通的技巧,是约定俗成的规范。同时,它也是做人做事之道,是沟通的桥梁。一个人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反映了自身的修养和品位。
针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学院注重学生个人形象礼仪、商务礼仪、面试礼仪、通联礼仪、社交礼仪的培养。通过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诚信伴我行”等活动,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形成,培养知书达理、文质彬彬的“济宁职院人”。第二十三届省运会主赛场的赛事颁奖礼仪、开闭幕式的礼仪服务以及孔子教育奖颁奖盛典礼仪服务,全部由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担任,受到省领导及社会一致好评。
课程活动贯彻育人始终
首善之师即是贯彻落实济宁市打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首善之区的要求。学院实施“1234”首善之师培育工程,即一个岗位:教师岗位;两种身份:亦师亦学;三项职责: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社会服务;四项计划:国学经典浸润计划、职业能力提升计划、企业工作经历计划、学生工作经历计划。
文化育人,实现这个目标的总路径是“课堂+活动+实践+项目”四位一体素质课程体系。体系涵盖所有必修和选修素质教育课程,在孔孟思想研究专家贾庆超教授带领下,目前,学院已开发出以《论语》心读为中心的课程群,包括《儒家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弟子规与职业人文素养》《儒家文化与企业文化》等10门公共必修课程,培养学生“仁者爱人”君子人格、“文质彬彬”儒雅气质、“尽善尽美”做事风格、“士当弘毅”做人品质,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核心竞争力。
学院成功举办了十届“五月的鲜花”大型文艺汇演、六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挑战杯——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的院级赛事等,打造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感召力强、参与性广的文化精品。其中,“五月的鲜花”大型文艺汇演获山东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女排蝉联两届省运会大学生排球冠军。这些活动的开展,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人文素质提升渗透到文化、艺术、体育、科技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培育了校园文化活动的品牌,提高了大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
多种平台构筑育人特色
今年学院将迎来省级特色名校验收,“文化育人”被确立为“特色示范点”。除了以上部分,学院还将于近期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建设,以培育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为宗旨,为学院创业教育提供实践平台,为有志于创新创业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机会,通过创新创业系列活动,启发和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知识、方法和技能,孵化出一批学生创办的企业,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建设目标。
完善心理咨询室、团体心理活动、大学生心理档案系统建设,大学生艺术中心和心理素质训练平台正在筹建中,已制订好大学生艺术中心设计方案和心理素质训练平台建设方案,完成部分心理咨询师的专业培训。
同时,利用得天独厚的区域文化优势,推进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校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体验馆、职业技术文化馆作用,与孔子研究院、市博物馆、市科技馆、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合作建立10处校外实践基地。
通过两年努力,学生从思想、人文、科学、身体、心理以及职业素质方面得到全面提升。如今,学院课程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目标更加明确,职业通用能力训练的效果更加显著,学生基本能力与职业素质评价更加有效,为培育出一大批“敬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贾玲煜 张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