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皇姑区教育资源雄厚,几所辽宁省内知名高校与重点中小学都集中在这里。从2012年起皇姑区探索实施区内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校际间融合,将8所小学和4所初中并入区内其他名校,让孩子们能够共享肥沃的教育土壤。
12所中小学并入强校
学区基本不变,实行阳光分班,保证教学质量
从去年秋季入学开始,沈阳市皇姑区的12所中小学校将与软硬件条件相对较强的学校正式合并,以“名校并弱校”“名校+新校”的方式,让更多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举措一出,在当地备受关注。学区是否有调整?班级是否将重新分配?已在读的学生是否会受影响……家长们忧心忡忡。
“原有学区基本保持不变,确保学生可就近免试入学。”面对疑问,皇姑区副区长贺燕表示,为最大限度方便学生就读、保证教学稳定,此次合并的学校均距离较近,普遍只有步行约10分钟的路程。此外,各校新学期入学的新生和任职教师将“重新洗牌”,实施阳光分班。“以初中为例,初一新生进入新校就读,初二、初三的学生和老师仍在原校。经两年时间过渡,合并校将会彻底融为一体。”贺燕说。
沈阳市第43中学校长苏虹则坦言,并校后,初一新生将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合并校融合了两所学校原有的师资力量,而且,教师培训、教研及备课将全部放在一起。”在苏虹看来,每所学校的生源质量其实不相上下,阳光分班后班级间的整体水平也相差无几,最重要的就是“老师会不会教、会不会引导”。“不仅是老师,开学后,我们将对所有学生进行新学期教育,让新并入的学生,尽快熟悉第43中学的校规校纪。”苏虹说。
“一名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一所学校多个校区”,皇姑区教育局局长郭振扬认为,12所中小学校合并进入新校,采取集团化管理模式,将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
上亿元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启动多所中小学建设改造工程,已陆续投入使用
在很多学生及家长心中,“薄弱校”和“强校”之分泾渭分明。据了解,以前,皇姑区有的强校,一个班就有约60名学生,课桌排到了黑板前,而有的薄弱校,全校只有50名左右学生。
向工街小学校长李莉,从事教育工作23年,一直坚守在农民工子弟学校。“以往农民工子弟学校条件最差,英语课、计算机课都比别的学校落后两三年。”李莉介绍,自教育资源整合以来,学校软硬件都发生了显著变化。以前有两个班在平房上课,现在全部“上楼”;以前老师上课拎个小黑板,现在都用上了电子白板。
“以往,农民工子弟学校90%以上都是农村孩子,随着学校质量提升,附近居民都把孩子送来了。”李莉介绍,目前,向工街小学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基本上各占一半。
为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避免集团化改革只是加挂牌子但“换汤不换药”,皇姑区调动了多名中小学校校长和一批骨干教师到新校任职。原岐山一校校长调至新组建的岐山一校实验校任校长,原昆山四校校长调至新组建的岐山一校任校长等。目前,这些新调任的校长均已到岗并开始开展工作。
软件条件得到改善,硬件上的差距也急需弥补。为全面提升全区中小学的基础设施水平,沈阳市和皇姑区共同投入1.67亿元资金,全面改善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从去年暑期开始,皇姑区已陆续启动3所标准化高中教学楼、体育馆,6所中小学教学楼、体育馆,13所中小学塑胶操场,8所中小学食堂,5所公办普惠性幼儿园,2所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改造工程,及10所第二批义务教育提升学校改造工程。据介绍,截至2014年,大部分学校的操场、食堂和小型体育场馆设施已经投入使用。
首府新区是皇姑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皇姑区区委书记李松林告诉记者,这里正在规划建设教育园区,将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于一体,建设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信息教育中心、艺术楼、科技宫、标准运动场和医疗生活服务中心,未来可满足3000名幼儿和中小学生的教育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