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一方面要向孩子解释生命的真相,让孩子了解生命从诞生、成长到成熟、衰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另一方面还要给孩子带去心灵的抚慰,让孩子学会正确认识“死亡”,懂得倍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这几天,一些家长带着孩子去给亲人扫墓,一则让孩子到户外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一则让孩子和大人一起缅怀逝者,体验慎终追远之情。一些家长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在扫墓过程中以及扫墓之后,孩子对墓地的气氛感到害怕,对死亡的概念心怀莫名的恐惧。福建厦门的林女士发现,9岁的女儿和大人一起扫墓回来后,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变得怕黑,原本自己睡一个房间的女儿,现在强烈要求妈妈晚上陪她睡觉。
孩子在清明节扫墓后感到害怕,这种现象并非今年才有,也未引起一些家长足够的重视。家长带孩子一起去扫墓,引导孩子追念逝去的亲人,当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种方式,孩子在此过程中出现不适,甚至对“墓地”、“死亡”等充满恐惧,这个情况提醒我们,借带孩子扫墓的机会,在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上,还应当对孩子进行热爱生命、尊重生命价值和珍惜生命存在的教育。
生命终结于死亡,死亡与生命是一对深刻的命题。如孔子所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很多时候,中国传统文化对死亡采取回避态度,但死亡终究是无法回避的,孩子陪大人扫墓后对死感到害怕,说明他小小年纪就触碰到了“天问”。比如林女士的女儿,她随着父母一起给奶奶扫墓后,心中很自然涌出许多问题:人为什么会死?奶奶死后去了哪里?将来自己会不会死?这些问题若不能得到认真的回答,孩子就会感到恐惧不安,甚至可能留下心理阴影。
既然死亡无法回避,家长要做的就是正视死亡,为孩子上一堂生命教育课。据教育专家推荐,一些亲子绘本以死亡为主题,讲述一段生命从生到死的整个历程,给读者带来丰富的启迪,可以是很好的教材。如德国童书作家沃尔夫·埃布鲁赫编绘的绘本《当鸭子遇见死神》,讲述一只无忧无虑的白色鸭子和死神的故事。初见死神时,鸭子大吃一惊,但知道死神一直都在身边后,鸭子恢复平静。在忘记死神的身份后,鸭子竟也觉得它十分友好、亲切,最后鸭子和死神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它们一起玩耍、休憩。一个严寒冬天,鸭子停止了呼吸,死神抚平了它的毛,将它放进水里,鸭子渐渐从死神的视线消失,死神也不禁难过起来……另如美国作家巴斯卡利亚的《一片叶子落下来》,书中讲述一片叫做弗雷迪的叶子和它的伙伴们经历了四季的变化,逐渐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在于经历美好的事物,在于给别人带来快乐,明白了死亡并不是代表一切毁灭,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新生。该书配上表现四季变化的照片和绘画,更营造出温暖的意境。
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既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向孩子介绍生命从生到死的变化,让孩子了解生命从诞生、成长到成熟、衰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是一个来之不易弥足珍贵的过程;也可以针对孩子的认知特点,选择一些充满人性之美和灵性之光的经典文学作品,让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一起感受生命的跃动,直面死亡的拷问。家长和孩子共同上一堂生命教育课,就是要让孩子懂得,生命最终的死亡是无法逃避的,也是不足为惧的,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很多难过、让人不能接受的问题,但每个人都要学会笑对人生,每个人最终都要接受死神的来临。科学的生命教育,一方面要向孩子解释生命的真相,另一方面还要给孩子带去心灵的抚慰,消除他们对死的误读和恐惧。
清明时节,家长不妨给孩子上一堂生命教育课,让孩子在学会正确认识“死亡”的同时,更懂得倍加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