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永垂不朽”——在郑州烈士陵园革命烈士纪念碑正面,周恩来题写的8个大字金光闪闪。烈士纪念碑后的墓园内,长眠着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以及解放郑州战役牺牲的300多名烈士。
4月5日上午,河南工业大学红十字服务队的王勇在郑州烈士陵园纪念碑前,郑重地脱帽、鞠躬、献花……
“去年清明节,我是跟随河南星火志愿团的退伍老兵们一起来的。今年,我组织了我们学校的18名志愿者。”1992年出生的王勇告诉记者,18名同学放弃了假期外出游玩的机会,当天早早在校门口集合,坐公交来烈士陵园,“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王勇说:“去年我大一,也是第一次去烈士陵园,那天见到一位80多岁的老兵,他每年都会在这一天前来祭奠烈士,风雨无阻。我当时就很震撼,作为年轻人,我们更应该纪念革命先烈,以史为鉴,奋发图强。”王勇表示,以后每年清明节他都会坚持来烈士陵园,把祖辈、父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上午9时左右,郑州的小雨淅淅沥沥,18名戴着白色帽子的志愿者开始在雨中捡拾垃圾,清理陵园小道上的卫生。
而在前一天,郑州大学国旗护卫队100余人徒步近20公里,历经3个半小时,也来到烈士陵园举行了清明祭英烈活动。8名国旗护卫队队员缓步踏上台阶,向烈士纪念碑行礼并敬献花圈。纪念碑前,百名队员用誓词表达对人民英雄的崇敬之情。
“我们在享受当前幸福生活的同时,不能忘了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更不能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带来的。”带队老师张威一边向大家介绍吉鸿昌、杨靖宇等先烈的英勇事迹,一边说:“我们要以护卫国旗为己任,以护卫国旗为光荣,以我们日渐丰富的学识做‘中国梦’的翅膀,以传递青春正能量做航标,以健硕的臂膀扛起民族复兴的重担,传承民族精神,振兴中华。”
队员党传奇告诉记者,正是敬仰先烈、热爱这面国旗,他在大一就加入了学校国旗护卫队,刚开始高强度的训练让他每天晚上都难以入眠。“一想到国旗上的红,都是革命英烈用鲜血染成的,现在这点苦累真的都不算啥。”党传奇说。
线上开展的“祭英烈”活动也如火如荼。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主题活动正式启动后,网友通过《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独家制作的H5专题,为英烈敬献鲜花、留言寄语,表达对英烈的缅怀和敬仰,共同铭记历史、致敬英雄、励志青春。
郑州大学大二学生金钰锦是这个专题第8297129位向英烈献花的读者。金钰锦说,去年这时候她对革命英烈还没有太多感受,提到清明节,也只是会想到已故的亲人。但后来一次偶然的志愿经历,让她的想法和认知发生了改变。
去年8月14日,在河南电视台举办的英模风采展上,金钰锦作为志愿者搀扶柳岳继老人上台。“第一次见到柳奶奶,我压根儿没想到面前这位满头银丝、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参加抗美援朝的英雄,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芳原型之一的柳岳继!一位历史人物突然就站在你眼前,看着她胸前挂满勋章的那一刻,就像看到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金钰锦说,仅匆匆一面,活动结束后互留了联系方式,便开始了一段“难以忘怀的友谊”。
柳岳继是一名抗美援朝老兵。上甘岭战役打响后,送弹药、送粮、抢救伤员。
80岁高龄的柳岳继老人称自己是‘科盲’,她不会看彩信,也不太会上网。“我与柳奶奶一直保持着短信加书信的联系。”金钰锦说,“也就是和柳奶奶接触之后,我开始去参观烈士陵园、红色博物馆等,去学习体会革命战士的精神”。
“追红承传精神继,激励精英品更优。求知报国为圆梦,不达目标不罢休。”这是柳岳继老人参加英模风采展后所作的《名校学子中原行》节选。金钰锦翻阅着老人寄给她的诗作说:“柳奶奶经常对我说,中国的崛起还要看我们这一代,我们年轻人是中国梦实现的主要力量。”
金钰锦告诉记者,柳岳继老人先后3次寄信给她,其中两次提及前去慰问杨靖宇烈士家属,“奶奶没有直接表明缘由,但是深深吸引着我去追寻杨靖宇烈士的生平事迹”。
“头颅可断腹可剖,烈忾难消志不磨,碧血青蒿两千古,于今赤旆满山河。”这是郭沫若为杨靖宇写的题词。不少到郑州烈士陵园祭扫踏青的90后大学生在此题词前驻足沉思。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率部队在蒙江县五斤顶子密林里与日军周旋了21天后,只剩下他一人。敌人劝降,许以高官厚禄,被杨靖宇用子弹回绝。敌人恼羞成怒,乱枪齐射,残暴地用铡刀割下了他的头,又剖开了他的腹。当一位日本军官发现杨靖宇的胃中没有一粒粮食,全是草根、树皮、棉絮时,都震惊了。
“当我站在烈士墓冰冷的石碑前,历史情境就在眼前重演。现在衣食无忧的生活,让我没法体会那是多惨烈的一场战斗——21天滴米未进!什么是‘头可断血可流,祖国寸土不能丢’?杨靖宇坚持到牺牲的悲壮给了我最生动的回答!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要铭记那些伟大的生命,缅怀那些从容的英雄!”金钰锦说。
“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活动吸引青少年广泛参与
中国医科高校师生清明前夕致敬“无语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