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谁来呵护这群特殊的孩子(鉴政)

2015-03-25 07:2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王比学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还未成年,可父母却因服刑或被强制隔离戒毒而远离自己。2013年,湖南省司法厅曾作过一次调查,在全省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22.65%家中有未成年子女。
 

“情暖高墙·关爱孩子”联合帮扶活动现场。

  人民视觉

  阅读提示

  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是那么的天真无邪。但在这一双双无邪的眼睛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背后,却有着难言的痛苦。针对服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失学、失教、失养等问题,湖南省司法厅通过开展“情暖高墙·关爱孩子”联合帮扶工作,既为服刑、戒毒人员解决高墙外的“最大担忧”,又从源头上促进他们安心改造、自新向善。

  这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

  有这样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还未成年,可父母却因服刑或被强制隔离戒毒而远离自己。当周围孩子都在享受父母宠爱时,他们却只能留在爷爷奶奶或亲属身边,有的甚至无依无靠,孤独、忧伤地成长。

  父母有错,孩子无辜。他们是最不幸的特殊群体,应该得到社会更多的爱与关注。为让这些孩子生活有依靠、就学有保障、成才有机会,促进服刑人员积极改造、戒毒人员尽早脱毒,湖南省司法厅主动联合综治、民政、教育、共青团、妇联等14个部门,开展“情暖高墙·关爱孩子”联合帮扶工作,向这些孩子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点亮一盏盏人生道路上的明灯。

  亲子活动找回疏远的爱

  3月10日,早春的湖南,阴雨绵绵,春寒料峭。

  9位戒毒妈妈用眼罩蒙住各自孩子的双眼,随着《鲁冰花》音乐声响起,孩子们往前走,通过触摸妈妈的双手来辨认谁是自己的妈妈。由于很长时间没有见过妈妈了,有几个孩子,几次都没找对,便显得焦躁沮丧。几轮音乐后,孩子们终于都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们欢呼雀跃,紧紧抱住妈妈不愿松手。此时的妈妈们泪流满面,深为自己的过错而愧疚自责。

  来自全省各地的26名小朋友和他们的妈妈们相聚在这里,民警和社会志愿者为小朋友们送上“新年红包”和漂亮的书包文具。如果不是妈妈们穿着特殊的衣服,根本看不出这是在戒毒所,还以为这只是一场再普通不过的亲子活动。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是那么的天真无邪。但在这一双双无邪的眼睛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背后,却有着难言的痛苦。

  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服刑和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未成年子女。他们常年得不到父母的爱,还要为父母曾经的罪错而艰难地生活。这样的孩子,仅在湖南就有1.4万余名。他们或监护人缺失,或无经济来源,或失学,或流浪,有的甚至步父母后尘,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60多岁的谌凤阶,是安化县一名退休村支书,与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曾某同村,曾某的丈夫也在服刑。谌凤阶看到曾某的两个小孩失学在家,生活上也只能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种地为生,非常同情。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老支书给戒毒所写了一封求助信,没想到白马垅戒毒所早已把曾某列为帮扶对象,正在寻找志愿帮教者。就这样一拍即合。老支书帮曾家去民政部门申请特困救济,去学校联系让孩子重新上学,白马垅戒毒所也为孩子送上了救助金和生活物资。据白马垅强戒所所长龙桂芳介绍,她们设立了“小桔灯”爱心基金会,今年已为76户这样的戒毒人员家庭送去帮扶资金10万元。

  短短2个多小时的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孩子们紧紧抱住妈妈不松手。“要记得给妈妈写信啊!”“爱妈妈,等妈妈回来!”……在亲子活动中,孩子们找回了疏远的爱,戒毒人员也充分体会到了孩子对自己的依恋,表示要增强戒毒信心,彻底戒除毒瘾。

  心理安抚弥补缺失的亲情

  “刚才你们都说,最大的担忧和压力是孩子没人带。面对压力怎么办?我们要学会从内破解压力,即学会自己释压,获得新生。”

  3月10日,心理咨询师刘益姣正在湖南女子监狱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辅导。今天的主题是:压力。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突然一名服刑人员放声大哭。“我上个月刚进来,有两个孩子,儿子在读大学,女儿在读初中,我妈身体又不好,听说女儿也不想上学了……”

  “现在监狱正在搞‘情暖高墙·关爱孩子’的活动,你不用担心,监狱会及时和你孩子联系,想办法让她继续学习。”随后,心理咨询师将该服刑人员的担忧告知了监狱民警。

  湖南省司法厅曾作过调查,85%的服刑、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因为思念和担心子女受歧视、无人管、没学上,甚至走邪路而经常感到焦虑、抑郁。用省司法厅厅长谈敬纯的话说,“小孩是父母的心头肉,对其子女进行帮扶,解决困难,有利于感化服刑、戒毒人员,等于是找到了一把教育改造和戒治的攻心钥匙。”

  在女子监狱会见室,记者见到一名志愿者正在对一名情绪低落的服刑人员儿子进行心理辅导。“小男子汉,抬起头来!虽然妈妈的错给你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你要原谅她,勇于面对现实,走好人生每一步。只有看到你进步,妈妈才能在里面安心接受改造,争取早日回家。”这名男孩面无表情地盯着志愿者。他妈在一旁搂着他说:“他其实心里都懂,就是心事太重。”

  “这些孩子在父母入狱后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变化,需要我们及时提供心理疏导服务。”湖南女子监狱监狱长周武介绍,在走访服刑人员家庭中,民警发现绝大部分孩子性格内向,有的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外界的关心异常抗拒。为此,民警们每次都会小心翼翼地和他们聊天,唯恐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尽量不提“监狱”这两个字。

  增加救助渠道是当务之急

  2013年,江苏南京曾发生一起母亲吸毒、父亲服刑,孩子无人照管而饿死事件,一个1岁,一个2岁。同年,在北京大兴区也发生过一起刚出狱的刑释人员因口角而将路人的婴儿摔死的惨案。

  表面上看起来没有联系的两起个案,却让谈敬纯陷入沉思:前一个案例是因为父母过错导致孩子失去依靠,后一个案例则说明我们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没有完全到位。

  2013年,湖南省司法厅曾作过一次调查,在全省服刑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中,22.65%家中有未成年子女。在谈敬纯看来,“这些孩子需要我们帮扶,特别是那些流浪、辍学的孩子。他们是社会弱势群体,不仅饱受生活的苦难,同时还要承受因父母吸毒或犯罪给他们造成的心灵创伤,他们比留守儿童更需要关注和重视。”

  “情暖高墙·关爱孩子”活动仍在继续和深化,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还是要呼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这类特殊的弱势群体。正如龙桂芳所言,“我们为挽救吸毒人员本人和他们的家庭,已做了不少努力,但是仅靠我们的力量远远不够,只是杯水车薪。”

  这些未成年子女由谁来监护、辍学孩子的上学问题由谁来落实、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由哪个部门为他们提供救助等,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都没有明确规定,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史铁尔教授建议,应修改这两部法律,如规定:如果服刑人员无法尽到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职能部门要及时介入,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监护人就由国家相关部门和机构作为临时监护人;对失学、辍学的,应由教育部门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协助安排其继续完成学业;对家庭困难上不起学的,应采取减免补等方式予以资助;对流浪社会的,基层救助管理站应给予救助和保护。

  目前,我国主要的国家救助机构是儿童福利院,但儿童福利院一般只接收孤残儿童和弃婴。服刑、强制隔离戒毒未成年子女既不是孤残儿童,也不属弃婴。一些地方对于这部分特殊孩子多由民间组织或社会爱心人士提供救助,或捐款捐物,或集中收养,直至这些孩子成人或父母出狱。但这种零散的爱心和援助也无法持久。

  因此,除了修改法律外,专家还建议,或由儿童福利院直接救助;或由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委托社会组织救助。总之,目的都是为了让父母的悲剧不再在这群特殊孩子身上重演,因为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

  《 人民日报 》( 2015年03月25日 17 版)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