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教育时评:对逢岗必证逢证必考说NO

2015-03-19 07:2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日前,广东人社厅转发了国务院的通知,取消和下放90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10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将2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取消67项职业资格和认定事项等(3月18日深圳晚报)。
 

  原标题:教育时评:对逢岗必证逢证必考说NO

  日前,广东人社厅转发了国务院的通知,取消和下放90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取消10项评比达标表彰项目,将21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取消67项职业资格和认定事项等(3月18日深圳晚报)。

  早在2014年6月、8月和11月,国务院分三批取消125项由国务院相关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认证,预计到今年底将基本完成减少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此前,有记者对高校学生与职场新人做了一次随机调查。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人认为职业资格证书在求职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效果一般”或“效果不明显”,大部分人群支持国家清理整顿职业资格认证的举措。考证热“高烧”持续不退,就业市场各类证书琳琅满目,衍生考试培训产业链乱象被人诟病。

  会计人员考“经纪人资格证”、理工科的学生考“导游资格证”……,近年来,每个求职者在找工作时,手里都拿着一摞证书,而这所有的证书背后都牵扯着一个多环节的收费链,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职业资格考试本来是规范就业、提高从业者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但却得不到广大求职者的欢迎,个中缘由是什么?

  首先,一些部门赚钱思维作怪。国家有了资格证书考试这个政策,一些部门就纷纷出台考证制度,目的是捞取经济上的好处;其次,一些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结成垄断利益联盟。用人单位要证书,主管部门搞培训按利益分成,这已是一些行业的潜规则。为的就是狠狠地“宰”那些需要就业的老百姓。再次,折射职业资格认证监督管理机制匮乏。资格证考试应该公平、规范,但现实中往往走过场。

  随着对职业资格认证的清理整顿,社会上的“考证观”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从企业到考生,大都更加注意证书背后的实际含金量,从“量”到“质”,回归职业资格制度本身的设计初衷。

  早在政府部门着手改革职业资格制度之前,就业市场就已对名目繁多的各类证书、尤其是社会认可度不高的证书作出了判断。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职业资格证书只是一个参考,并不会设置硬性要求。他们在招聘中更看重价值观、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调查情况来看,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已不在乎证书的数量,而是更在意证书的质量及其与相关岗位的匹配度。

  职业资格认证的混乱给求职者造成精神和经济上的双重损失,增加了人才流动的成本。逢岗必证,逢证必考,实际上是一种职业资格考试的泛滥丑陋之风,到了说NO的时候了。

》》学生调研"考证热":90后"考证"心态更趋冷静理性

  》》国务院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已半年 "考证热"降温了吗

  》》聚焦大学生“考证热”:证考得越多,越好找工作?

  》》教育时评:对逢岗必证逢证必考说NO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