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打春牛 新华社发
山东枣庄实验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吃生萝卜“咬春”。 新华社发
迎春纳福
编者按
作为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早已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900多年前,苏轼过立春时写下这阙词。
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是开始,是万象更新。虽然那年苏轼已是64岁的老人,而且生活在天远地偏的儋州,归期无计,但他仍沉醉于绚丽的春色,并热情地礼赞。连用七个“春”字让苏轼又回到年轻的时候,人生又开始了新的春天。
古往今来,立春日,已经不限于农业节气,更渗透了中国人对自然的体察以及对人生的感悟。立春,一切刚刚开始。
打春:
为的是生计 图的是丰年
“到了立春那天清晨,阿嬷总会在早饭后喜气洋洋地跑到正厅,踮起脚,果断地撕去已经褪了色、毛了边的旧图纸,小心地贴上带着嫩粉色的新《春牛图》,嘴里还碎碎念着一些吉利话。爱画画的小表弟便会跑过来,拿着小蜡笔在墙边不厌其烦地一边问着‘为什么今年牵牛的是伯伯,去年牵牛的是哥哥’,一边对着墙壁‘涂鸦’起来。”
这是福建泉州人林莉眼里的立春。传统的习俗,大部分地区早已不见,只在一些偏远的地区才会保留下来。与春牛有关的习俗就是如此。
古时,立春之日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就是鞭打用土做的春牛,人们用这种方式表达对新一轮农业周期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景。
打春,盛行于唐、宋两代,最早来自皇宫,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
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志》中说:“立春之仪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
可见,鞭春牛的意义更多体现在巫术上。古时农业靠天吃饭,一家老小全指着老天爷,因此赋予立春民俗以祈祷之义。
比如,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浙江地区迎春牛时,依次向春牛叩头。拜毕,百姓一拥而上,将春牛弄碎,抢春牛泥土回家,撒在牛栏内。由此看出,鞭春牛还是一种繁殖巫术,即经过迎春的春牛土,撒在牛栏内就可以促进牛的繁殖。
今天,绝大部分农村已经没有这项习俗了,农业生产早已科学化了,与打春习俗相关的舞春牛、闹春牛等民俗活动已经失去了巫术意义,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供人欣赏。
咬春:
古时养生术 今日健康经
“暖律潜催腊底春,登筵生菜记芳辰。灵根属土含冰脆,细缕堆盘切玉匀。佐酒暗香生匕梜,加餐清响动牙唇。帝城节物乡园味,取次关心白发新。”这是清人写的咬春诗。中国人的传统节日以吃为主,节气之日也是如此。立春吃萝卜、春饼、春卷,总称咬春。
“一家人围在一起,再将一撮茶泡在紫砂壶里。切开萝卜的人就用手最先举给家里的长辈,有邻里在就再举给邻里,家里其他的人拿上一小块儿,那似花瓣一样的一小块萝卜,吃上一口,脸上满是欢喜地说:春,我咬到你了。”网友“紫色烟霞”这样回忆她的咬春往事。
这往事要追溯,起码能追到1500年前。那时人要吃五辛盘: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今天,扬州人吃的五辛是:新葱、韭黄、蒜苗、萝卜、芫荽。差不多,都是补齐之物。
唐初拿饼与生菜以盘装之,称春盘,也叫辛盘,宋时改叫春饼,现也叫薄饼、荷叶饼、片儿饽饽等。明、清时在饼与生菜外兼食水萝卜,谓能去春困。卷春饼的菜称为“和菜”,其中有绿豆芽、粉丝、菠菜心、韭黄、鸡蛋。
春卷是从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宋代有一种“卷煎饼”,是春饼与春卷的过渡类型。元代书籍《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已经出现将春饼卷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到了清代,春卷之名始出。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
古人养生,热衷食疗。咬春咬的是健康。上文提到的那些咬春的食材,萝卜、韭黄、韭菜等皆为辛味食物,有辛甘发散的功效,按照传统养生观念,有利于升发和保护阳气。
立春之后,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于时多有发生和流行。对此,古人除了在吃的方面注意,也提倡运动养生,启动身体引擎,活络筋骨,增强抵抗力。这也是春游的初衷。
迎春:
祈求吉来到 今古同一心
中国什么地方最先迎来春天呢?清代人吕荣在《迎春》一诗里说:“浙东东海海东壖,春到中华此最先。彩燕金花箫鼓里,愿同九土作丰年。”也就是今天浙江台州的玉环县。
吕荣想必没上过东极岛,但他的心情可以理解,因为迎春在民间地位很高,立春大如年。曹雪芹就是这么想的,所以贾迎春是老二,仅次于贾元春。
最初的迎春活动,主要是国家祀典,后来发展为民间的活动,后者要简单并有趣得多,如贴宜春帖、挂春幡等。
春天到了,给门壁上张贴宜春字画,这种风俗在唐代长安就有。据记载:立春日,唐代长安人常在门上张贴迎春祝吉的字画,字称“宜春字”,画称“宜春画”,上有“迎春”“春色宜人”“春光明媚”“春暖花开”等内容。还有人给门楣上张贴一段祝愿之词。如果会绘画的人,常给门楣上画一幅《腊梅图》。
在江南地区,立春日要在门上贴上“迎春春来,接福福到”的字样。立春正时一到,旧时江浙一带的人家还要“焜春”:将樟树根片或风干的樟树枝点燃,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焜”过去,每个房间都弥漫着樟树的芳香烟气。“焜春”的烟气是引领春天到来的信号。顷刻之间,堂前屋后,衣柜橱下,庭树房栊,都是春的气息。
内地民众的迎春方式很不一样,比如戴春鸡,这是陕西铜川一带人民的古老风俗。立春日,母亲用布制作一个约3厘米长的公鸡,缝在小孩帽子的顶端,以“鸡”喻“吉”,表示祝愿“春吉(鸡)”。
反正,不管哪里,都是想着法儿希望立春之后,万事大吉。今天,农耕时代的思想已经成为历史资料,农耕时代的风俗自然也就成为明日黄花,但迎春祈吉的动机还在,只是从外在的形式转为内心的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