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座谈会发言摘登
坚持三个并重着力解决“有园上、上好园”问题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 王海波
陕西省出台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建设、提升、管理发展主线,坚持建设与质量、公办与民办、城市与农村三个并重,深化改革,强化管理,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和“有园上、上好园”问题。
一是优化学前教育资源配置,破解普惠性资源不足的问题。陕西将再建一批公办园,其中,省政府重点支持建设450所公办园,全省公办园数达幼儿园总数的50%,公办园在园幼儿数达在园幼儿总数的50%,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6%以上。为此,陕西提出“控总量、调结构、八优先、达标准”原则。“控总量”是结合人口出生和流动趋势,科学测算出区域内适龄儿童总数和幼儿园总需求量,避免造成资源浪费;“调结构”是通过优化和整合的方式,大幅提高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提高标准化园所数量;“八优先”是建园优先考虑乡镇空白点、县城以上城区、城市开发区、人口密集区、较大保障性住房社区、移民搬迁区、留守儿童集中区和农村新型社区;“达标准”是幼儿园建设规模、标准要符合国家和省级标准,建一所,成一所,用一所。
二是加大财政投入,破解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加大项目投入。省发改委、教育、财政三部门联合制定幼儿园建设项目计划,形成统一的建设项目库,对乡镇新建公办园每园补助150万元、对城区新建公办园每园补助200万元。提高生均财政补助标准。提升学前一年财政补助标准,达到每生每年1300元;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资助力度。
三是强化人才支撑,破解教师数量不足、专业水平不高的问题。陕西省将出台政策,力争用3年时间,补足配齐幼儿园教师队伍,并通过加大免费师范生培养力度,建立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幼儿园联合培养教师制度,探索大学生在校期间选修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等机制,努力提升全省学前教育师资整体素养和专业能力。
四是实施科学保教,破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陕西省将组建学前教育管理与质量专家团队,加强对各市县和幼儿园的督导与管理,并通过出台政策,重点抓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工作、省级示范园结对帮扶、完善幼小衔接、学前教育骨干体系建设等工作,全面提升保育教育质量。
五是健全管理制度,构建学前教育规范管理体系。陕西省将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进一步建立健全学前教育管理制度,提升学前教育管理水平。
多措并举确保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贵州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奇勇
贵州省制定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力争2016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3%,2017年达到85%。
以公办幼儿园建设为重点,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一是继续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贵州省将重点建设城乡接合部及较大乡镇第二所公办幼儿园,大力发展村公办幼儿园,实现每年新建、改扩建城乡接合部及乡镇公办幼儿园300所,村幼儿园1000所,通过政府兜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广覆盖、保基本”。二是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各市(州)、县要参照公办幼儿园财政投入和教职工管理政策,出台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集体办园的具体措施,省级财政根据各市(州)、县实施情况,统筹相关资金给予奖补。三是规范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及管理。
以政府投入为主体,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一是设立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省级财政预计将投入18亿元,县级财政预计将投入36亿元用于幼儿园建设。二是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要求市(州)研究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逐步达到。同时,要求各县(市、区)根据实际,将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的部分资金及国有土地出让金计提按一定比例用于发展学前教育。三是进一步完善公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今年贵州省已将幼儿园收费管理权限下放到市(州)人民政府,各市(州)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规范。
以增加师资和提高待遇为核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每年新增学前专任教师5000人,3年将新增在编专任教师15000人。二是新增1所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投入1000万元在2所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建设开放型学前教育实训基地。三是投入1000万元建立幼儿园名教师、名园长工作室及建设园本研修示范幼儿园。四是积极推动实施乡镇幼儿园教师公租房建设,改善乡镇幼儿园教师待遇,稳定农村幼儿园教师队伍。
以法制建设为引领,完善学前教育治理体系。一是从明年开始,贵州省人大和省教育厅将启动《贵州省学前教育条例》的调研起草工作。二是明确提出2015年底前所有城区、乡(镇)及县城所在地小学取消学前班,乡(镇)中心小学附属幼儿园与小学剥离独立建制等,实施独立的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按照学前教育相关要求科学保教。三是按照国家和省相关要求必须建的公办幼儿园,不能改变性质,违反规定转让、托管等的公办幼儿园必须及时收回。
全面提升城乡学前教育发展水平
四川省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 赖石梅
成都市明确提出到2016年,3岁至5岁幼儿入园率达98.5%以上,幼儿园专任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85%以上,普惠性学位覆盖率达85%以上,形成以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为主体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公益普惠、公平均衡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构建“公办园和公益性幼儿园为主”学前教育资源格局。一是实施公办幼儿园标准化建设提升工程。根据幼儿园空间布点规划,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计划到2016年底前,新(扩)建公办园473所,新增学位14万个。二是加强公建配套幼儿园管理。要求建设单位要在小区配套幼儿园竣工验收后3个月内移交属地教育行政部门,并办成公办园。三是鼓励扶持公益性幼儿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将政府定价与财政补助相结合,建立公益性幼儿园认定、扶持及考核机制。
建立优先发展公办和公益性幼儿园的财政投入结构。一是制定公办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从2015年起,成都市中心城区、近郊和远郊区(市)县公办园财政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分别不低于每生每年800元、700元、600元,所需经费由市、县两级财政按比例分担。二是提高公益性幼儿园财政补助标准。从2015年起将中心城区、近郊、远郊区(市)县公益性幼儿园财政补助标准分别提高400元、200元、200元,达到每生每年2400元、1000元、800元。三是完善特殊儿童资助体系。在全面免除残疾儿童、孤儿和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学前三年保教费的基础上,逐步实施“三类儿童”伙食费补助。四是依法保障教师待遇。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备非在编教师,建立和完善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推进非在编教师与在编教师同工同酬。
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一是注重内涵发展。建立教研联组工作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教研工作网络。建立幼儿园保教工作操作规范,加强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二是促进均衡发展。深化城乡、区域互动发展和幼儿园结对帮扶机制,鼓励幼儿园提档升级,消除幼儿园两极分化。推进公办园办分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探索乡镇中心幼儿园统筹管理区域内小学附设幼儿园模式,提高农村幼儿园办园水平。
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
山东省青岛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邓云锋
青岛市印发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计划到2016年,基本建立布局合理、资源充足、公益普惠、充满活力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助推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市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区一级发展学前教育。区级政府财政预算内学前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教育支出的比例达到5%,不举办高中的区达到10%以上。普惠性民办园生均定额补贴标准提高到每年2400元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在园幼儿资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800元以上,免除在公办幼儿园就读的学前残疾幼儿、孤儿保教费,在民办幼儿园就读的按照同等标准予以补助。
二是加快服务网络建设,实现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完善设施布局,3年内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0所,2017年至2020年建设400所,并预留300个建设项目,确保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9%以上,实现高水平普及。调整资源和布局结构。加强公办园建设,完善普惠性民办园管理办法,确保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占比达到80%以上;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教育部门办成普惠性幼儿园,解决好老城区、城乡接合部布局不合理问题,加快满足“就近入园”需求。
三是加强师资,强化管理,促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每年为农村免费定向培养200名专科及以上层次的幼儿教师。实施第二轮园长、教师全员培训,园长和专任教师专科及以上比例达到80%以上。配齐补足幼儿园教职工,农村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公办幼儿教师比例达到50%以上,每所农村幼儿园至少有1名公办幼儿教师。通过生均财政拨款、专项补助等方式,支持解决好公办园非在编教师工资待遇问题,逐步实现同工同酬。
提升科学管理水平。加强学前教育机构监管体系建设,完善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监测体系。推进招生制度改革,扩大就近入园试点范围。优化管理模式,探索通过名园办分园、优质园跨区域办园等方式,增加优质幼儿园数量;探索城区幼儿园片区化管理,通过资源共享、优质园与薄弱园对口帮扶等措施,促进片区幼儿园均衡发展;推广农村园镇域一体化管理经验,统筹镇域幼儿园布局、经费保障、教师调配、保教管理、监督考核等工作,提升农村幼儿园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