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保送生“缩水”是高招改革必然

2015-01-09 09:10: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近日,清华、北大以及复旦等重点院校陆续公布了保送生的招生简章。和往年相比,今年高校保送生明显“缩水”,成为高招改革政策出台以来又一个亮点。各种特长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招生渠道进入心仪的大学;至于退役运动员和公安英烈子女,也可在政策上做出相应的安排。
 

  原标题:保送生“缩水”是高招改革必然

  近日,清华、北大以及复旦等重点院校陆续公布了保送生的招生简章。和往年相比,今年高校保送生明显“缩水”,成为高招改革政策出台以来又一个亮点。

  可以说,保送生“缩水”是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虽然自上个世纪80年代恢复高考保送制度以来,它在一定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对特殊人才的选拔、高考改革制度的多元化都有一定贡献,但从政策实施过程来看,现在也存在一些问题。

  从反映的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滋生了高考腐败,一些家长利用权钱交易等不正当手段,为孩子争取保送资格。二是加大了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奥赛、艺术、体育等许多保送项目,有些并非是学生热爱,只是为了保送名额,强加训练,给学生造成负担;同时高额培训费也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三是对更多弱势群体学生和偏远地区学校造成不公,相对来说,保送来源学校主要为一些重点中学,而偏远落后地区的学校和学生机会偏少,而招生的大学也都是一些重点高校,对普通院校产生不公。

  由于以上问题的存在,保送生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为某些特权阶层子女和重点高中提供了一条招考“捷径”;同时,在高考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依法治教越发受重视的今天,高考的公平性和规范性,越来越成为民众的诉求。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率先在浙江、上海试点,并将于2017年全面推进,到2020年基本建立中国特色现代教育考试招生制度,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保送制度“缩水”,正是我国高考招生制度逐步探索完善的具体体现。

  笔者以为,既然我国高考招生制度设计中,有高考自主招生制度和加分政策,某种程度上说,保送生作为选拔特殊人才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各种特长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招生渠道进入心仪的大学;至于退役运动员和公安英烈子女,也可在政策上做出相应的安排。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