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别误读了“专科生就业率超博士”

2015-01-08 09:02: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曾几何时,学历学位是个人发展的敲门砖,“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不用理睬,中专一边呆站”,没有高学历俨然就丧失了好前途。于是有媒体反其道而行,据此拿“专科生就业率超博士”说事,似乎博士生还不如专科生吃香。
 

  原标题:别误读了“专科生就业率超博士”

  曾几何时,学历学位是个人发展的敲门砖,“博硕多多益善,本科等等再看,大专不用理睬,中专一边呆站”,没有高学历俨然就丧失了好前途。在“学历社会”的环境下,学历歧视屡见不鲜,通常认为只有拥有高学历的人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高学历甚至可以起到“一俊遮百丑”之效。然而,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的《2014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专科毕业生就业率最高,达到96.88%,其次为本科毕业生的96.65%,硕士毕业生和博士毕业生分别为96.58%和96.20%。于是有媒体反其道而行,据此拿“专科生就业率超博士”说事,似乎博士生还不如专科生吃香。

  高学历崇拜固然要不得,但把专、本、硕、博等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提并论,草率得出“专科生就业率超博士”的结论,而罔顾质与量的差别,显然有失偏颇,会形成一种错误的导向。换言之,对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数据不宜过于较真,更不能相提并论,简单地以就业率来评价优劣并不严谨,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由于不同学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巨大差异,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往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学生就业率相应较高,只是职业教育回归就业本位而已,不值得大惊小怪。相比专科生而言,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由于读书时间较长,前期付出较多,就业期望值也相应较高,多期望找到薪水更高、待遇更好、工作更体面的职位,面临的选择机会也较多,择业周期相应较长,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就业统计。

  不难看出,不同学历层次之间在培养目标、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就业去向、就业质量、职业发展上亦有很大不同,即便是大数据得出的统计结果,也不能单纯以冷冰冰的数字来说话,而是要科学分析数字背后的事实真相,才能为个人选择、教育改革、社会发展等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可以预见的是,在转方式调结构的经济新常态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逐步推进,各领域各行业对高端顶尖人才的需求旺盛。高等教育应积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断增强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其实,在毕业年度统计就业率,即便数据真实,也未必能反映毕业生真实的就业状况。毕竟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能否就业、何时就业、如何就业及就业稳定与否,并不能靠划杠杠确定下来,而是需要区分不同情况加以区别对待。高校毕业生绽放的青春,不能只有冷冰冰的就业率统计,而是应有更多样的选择。媒体作为重要的大众传播系统,在传播活动中尤需重视社会责任,求真务实搞好调查研究,不能被“专科生就业率超博士”假象所遮蔽,更不能为了所谓的“眼球效应”而误导公众。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