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教师可弹劾校长彰显依法治校

2015-01-08 09:02: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通过办学章程的确定,学校的领导体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制度框架,改变了我国很多学校在领导换届或变更中出现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在这个意义上,十一学校的章程办学是仅具个案意义,还是具有推广价值,仍需拭目以待。
 

  原标题:教师可弹劾校长彰显依法治校

  教师可弹劾校长彰显依法治校

  制度环境以及与环境相匹配的制度意识和文化是否到位,是章程办学是否能够推行到位,而不至于沦为一纸空文的根本所在。

  ■徐冬青

  虽然我国《学校法》还没有出台,但来自实践领域的制度创新实践却没有止步。日前,北京十一学校的学校章程引起了教育界关注,特别是章程里面以“教师弹劾校长”条款为代表的诸多条文引起了热议。这一被称为开启了该校依法治校新纪元的事件,成为按照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要求,到2015年全国全面形成“一校一章程”格局的一个范例。制定好学校的“大法”,成为当前学校管理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虽然十一学校的章程带有鲜明的自身特点,对于其他学校是否具有普适性存有争议。但仅就其本身而言,也给我们诸多启示。

  通过办学章程的确定,学校的领导体制形成了较为稳定的制度框架,改变了我国很多学校在领导换届或变更中出现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我国很多地区每隔三五年的学校校长流动给学校带来的“伤筋动骨”的影响,各种另起炉灶、推倒重来式的学校低水平重复发展状态,追根溯源,在于学校缺少一个基本稳定的治理框架。而章程办学机制的建立,有助于解决这种因领导更换带来的问题,有利于积极引导学校新领导采取“叠罗汉”式的累积性发展策略,从制度层面保障学校持续稳定发展。

  长期以来,学校办学自主权不能落实问题一直受到关注。究其原因,除了政府放权的魄力之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微观权力监督机制的缺失。由于这一缺失,导致政府在放权时极容易陷入“一放就乱,一收就死”的困境。政府放权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学校做什么?怎么做?如何评价做的效果?这三个方面的基本框架要做到清楚、透明。而学校办学章程的建立,在微观自我监督机制的意义上,满足了放权的三个条件,尤其是制度层面的规范性建设,使得学校自主权有了微观监督机制的保证。权力结构配套完整,边界界定清晰,运作机制程序公正,再通过学校内部权力制衡机制的建立与完善,理顺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为管、办、评分离的宏观治理变革夯实了微观组织基础。

  学校实行章程办学有助于提升学校治理之境,即从原来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向合作伙伴或契约关系转型。在这个意义上,章程办学也就是契约办学或合同办学。章程办学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形成学校有效治理格局,进行制度创新的机制保证。因此,章程办学是推动学校依法治教的一个有效载体,也是推动学校制度能力建设的有效手段,更是学校谋划长治久安,避免折腾和重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上述几个方面也许是十一学校启动章程办学给我们带来的有益启示。但是,要保证章程办学不落空,学校制度能力建设是关键,而这只有在制度创新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学校制度能力建设不仅要看校长的制度意识和运作能力,也需要整个学校恪守制度规范,营造尊重规则的文化生态。这是一切制度真正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也是保证学校章程具有真实效力的基本条件。

  今年,如果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一校一章程”的话,制度环境以及与环境相匹配的制度意识和文化是否到位,是章程办学是否能够推行到位,而不至于沦为一纸空文的根本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十一学校的章程办学是仅具个案意义,还是具有推广价值,仍需拭目以待。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