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在大城市找一个人有多难?寂寞的人都从哪里来?

2015-01-01 09:19:4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现在有个被说滥了的词:互联网思维,其实我们的人际交往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它改造过了——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之间,我们现在保持的是一种互联网的亲密关系。”   现在,因为习惯于便捷的网络社交方式,这种现实生活中的相遇、身体的接触,已经越来越少了。
 

  现在有个被说滥了的词:互联网思维,其实我们的人际交往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它改造过了——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之间,我们现在保持的是一种互联网的亲密关系。特点是:需要经过电子屏幕,使用一套数字化的语言进行交流。以前那套复杂的交流方式,全部被同质化的表情、文字和点赞取代了。

  还记得老套的交流方式有多么复杂吗?两个人说话,不同语调、不同动作、不同表情,会代表不同的含义,也能显示出你和对方关系的亲疏程度。两个人吃饭,情到浓时,会握一下彼此的手。在路上挽着手走的,绝对不会是初识的朋友。

   我们找到了彼此 但依然距离遥远

  有天晚上9点多了,我打开电脑刷微博,蹦出一条评论和一条私信来,内容都是一样的:“你小子可是张恒?我说这名字怎么这么熟悉!”

  确实是我,但我不知道TA是谁。看ID、头像、个人资料,一点头绪都没有。私信问TA,很快回了过来:“我徐浩”。只三个字,我就想起来了,高中同学。毕业后,我们已经11年不见了。

  这次相遇,非常有趣。我供职的杂志将我的一篇稿子发在了微博上,并且@了我。他偶然看到了,顺着那个@找了过来。

  徐浩也在北京,在这座拥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的超级城市里,我们相遇的机会微乎其微。即便相遇,每个人都步履匆匆,互相认出的机会也接近于零。而且,经过11年时光的恶意雕刻,彼此也早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但通过微博这个社交媒体,我们掠过茫茫人海,很快就建立了联系,又躺在了彼此的通讯录里。

  2014年,分别时间更长的初中同学也建立了联系。说来也很简单,只要我有一个人的微信,他就会把他拥有的老同学的联系方式给我。我们还建了一个群,每个人都把自己联系着的同学拉进去,同学再去拉同学,很快就聚齐了。这时候我才知道,至少有十个初中同学和我生活在同一座城市里。

  现在,我的微信通讯录里,躺着334位联系人。若在现实世界中,认识334个人,应该算是社交名媛了。但在互联网社交时代,这是很常见的。偶尔敲两个字交流一下,让彼此感到关系没断。为对方的朋友圈点个赞,表达自己的赞赏、喜欢、同情、安慰或者只是出于礼貌。

  点赞成了一种生活方式。即便是我关系很亲密的亲戚——我的两个表哥,都住在北京南城——我们之间最频繁的交流方式也是微信点赞(点32个赞以表示关系更为亲近)。但现实中,我们一年都难得见一次面。

  现在有个被说滥了的词:互联网思维,其实我们的人际交往已经在潜移默化中被它改造过了——无论是朋友还是亲人之间,我们现在保持的是一种互联网的亲密关系。特点是:需要经过电子屏幕,使用一套数字化的语言进行交流。以前那套复杂的交流方式,全部被同质化的表情、文字和点赞取代了。


编辑:小微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