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考研人数下降不等于“降温”
研究生“报考人数下降”从本质上说,是部分学校生源危机的表现,而不是真正的降温,更不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
■朱四倍
近日有媒体报道,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5万人。这是继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下跌以来再次明显下降,表明持续20多年的考研热已降温。
当媒体用不容置疑的口吻说出“考研热下降”的判断时,恐怕很多人都会笑出声来,最起码不能让所有人信服。道理很简单,报名人数下降仅仅是一种统计学表达,是对现象的特定表述,而这种表述无法完全推理出考研热降温的观点,倒是让我们反思报名人数下降的原因。
新闻中的一个细节告诉我们,“报考人数下降”有着特定的诱因。“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甘肃、河南、河北分别下降6.56%、6.14%、5%、3.88%、3.36%、2.97%”和“报考学校呈现集中化趋势,报考人数位列前五的地区为北京、江苏、上海、天津、湖北,占报考总数的50%左右”的对比告诉我们,人数下降的地区基本上属于高等教育不发达地区,是研究生教育起步地区或者说不成熟地区;而集中的地区基本上是我国高等教育发达地区,也是研究生教育起步早发展快的地区。这在笔者看来,意味着考生选择更加理性,意味着考生更看重研究生教育的含金量——研究生教育能给个体带来“什么”,而非仅仅是混到一张文凭。聪明的考生完全知道,同样是研究生文凭,但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的,是哪些学校的研究生文凭。
这意味着考生对教育质量的主动选择,“虚热”减少了,“热爱”增多了。进一步说,研究生“报考人数下降”不等于“考研热”降温,人数的变化是社会和公众对研究生教育认识更加理性的表现,是对文凭作用重新定位的体现。众所周知,文凭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交换的价值,人们可以通过它实现不同资本之间的转换,如工作、金钱、关系网、声望、生活方式、合法性、地位群体的身份等。学者布迪厄认为,文凭是个人占有某些生活资本的一种表现,它已经成为获得更高职业收入和权力地位的必要条件。请注意,文凭是“必要条件”,那么,个体完全有理由去选择带来更多交换价值的“文凭”而不是一窝蜂地唯“文凭”是举,正因为如此,才出现了研究生“报考人数下降”的现象。
我国研究生教育是一种宽进宽出的机制,用人单位对研究生学历的认识更加理性,不同的用人单位会根据自己的具体需求选择不同学历的学生,而非一味地选用高学历人员。有调查显示:在沪的跨国公司对于研究生的录用往往慎之又慎,他们认为“资格证书”并不代表“能力证书”,并且不少硕士研究生求学并非为了学术,而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那么,在社会日益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下,部分个体选择更能实现自身价值的项目如创业等,而非直奔一纸文凭,对社会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幸事。更何况,随着重点高校保研生和出国深造者比例的增加,研究生报考人数不下降,才是怪事吧?
研究生教育水平反映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折射一个国家科学研究的水平。李政道先生以自己的经历和发达国家的经验指出:研究生的培养,根本上应采取一对一的模式。据卡内基雷蒙基金会公布的美国教育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的3500所大学中,30%左右的大学只授学士学位,毕业生只从事教学,不从事研究;真正有资质授予硕士学位的大学只占17%左右。但是,在我国,不少高校把上马研究生教育作为提升层次的砝码,作为一种炫耀的资本,在导致研究生大扩招的同时,也埋下了质量下降的隐患,颇遭社会各界诟病。研究生“报考人数下降”,从本质上说,是部分学校生源危机的表现,而不是真正的降温,更不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问题。这也从侧面提醒高校应纠正片面注重学历教育升级和研究生教育中不同学科区域雷同化、简单化问题。
此前,硕士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硕士生就业竞争不过本科生等信息从侧面证实,社会正在摆脱单一的文凭烙印,而是逐渐采用一种以能力为标准的人才评价方式来筛选竞争中的胜出者。那么,有什么理由让“考研人数年年上升”呢?因此,宜从多角度观察研究生“报考人数下降”,慎言“人数下降”等于“考研热降温”。(作者系河南信阳师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