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资金流向不变 金融地产难有大作为

2013-07-25 09:14:26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经过上一交易日的强势反弹之后,金融、地产等权重品种周三再度陷入调整。究其根本,还是来自于宏观形势不佳、流动性收紧以及政策调控下投资者对强周期品种的低成长性预期。流动性供应和需求虽然双双放缓,但M1、M2回落幅度(2.2%、1.8%)远远高于需求回落的幅度(0.3%),从而造成了目前流动性收紧的局面。
 

  经过上一交易日的强势反弹之后,金融、地产等权重品种周三再度陷入调整。而与之相对的是,创业板再次创出年内新高,成交也再创天量。这种二八分化格局的不断出现,充分显示出目前资金偏好继续集中在新兴产业上。可以说,金融、地产的“反复”正体现了市场对权重股未来的不乐观。究其根本,还是来自于宏观形势不佳、流动性收紧以及政策调控下投资者对强周期品种的低成长性预期。

  从近期出台的一系列经济数据看,我国经济弱复苏的进程出现了明显反复。而从目前管理层的表态来看,政策取向不会因为经济指标的一时变化而改变,促进经济结构转型依旧是当前经济改革的重点。这也意味着实质性刺激政策出台的概率并不大。在整体经济增速重回上升周期之前,对总需求异常敏感的强周期板块缺乏趋势性上涨的条件。这是近期权重股更多地表现为脉冲式回升的主要原因,也是市场判断此前的反弹只是技术面修复需要的重要依据。

  同时,导致前期权重大幅下挫的流动性困局还未出现根本性改观。6月M1、M2增速回落的同时,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幅也出现下滑。流动性供应和需求虽然双双放缓,但M1、M2回落幅度(2.2%、1.8%)远远高于需求回落的幅度(0.3%),从而造成了目前流动性收紧的局面。对于和流动性密切相关的金融和地产行业而言,资金价格的上升不仅造成了金融行业风险加剧,对地产行业也形成了不小的冲击,这一点在6月房地产数据上也得到了印证。在流动性收紧的影响下,不论是土地成交增速还是房地产销售增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缓。但值得关注的是,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依旧是保持了上涨的趋势,这意味着未来楼市调控政策压力依旧是有增无减,成交的回落和不变的政策调控预期将持续限制地产股的表现。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自2013年7月20日起取消了对贷款利率的下限管理,而对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暂不调整。一方面,就短期而言,偏紧的流动性环境决定了资金价格下滑空间较小,同时年内存款利率上限打开的概率不大,利润的收窄更多将体现在年报业绩上,金融机构短期内受到的冲击有限。但从中长期而言,必然会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盈利空间带来压力。另一方面,相比其他种类贷款利率的放开,住房按揭贷款利率依旧在0.7倍的限制下,体现了管理层坚决执行房地产调控的态度。可见,这一举措虽然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但对金融、地产行业却造成了偏负面的预期,这也是相关板块反弹持续性不佳的原因之一。

  整体看来,管理层的表态和后续动作体现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打造新经济拉动引擎的调控思路,这使得市场对以往依靠投资推动、以“铁公基”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产生了疑问。在这样的预期下,结合管理层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增强的背景,资金流出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金融、地产等传统产业,转而流入以信息技术为首的新兴产业板块也在情理之中,从而造成了A股主板和创业板指数“此跌彼涨”的“跷跷板”局面。诚然,当前经济形势和结构转型的政策导向决定了强周期品种难以有更多表现,但从市场自身运行动力而言,各板块走势风格差异性的加大也意味着中短期内多空双方合力均难以形成,相持不下的状态可能会进一步延续。由此看来,大盘虽不会持续下挫,但上行难度依然较大。

  (作者单位:西部证券)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