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信贷增长符合预期 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2013-07-25 01:50:39 来源:金融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8.0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3和0.8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伴随着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68.08万亿元,同比增长14.2%,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3和0.8个百分点。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5.08万亿元,同比多增2217亿元。

  分析人士认为,上半年信贷实现平稳增长,基本符合预期;下半年在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回暖的带动下,信贷投放会保持适度增长态势,预计全年信贷增长将在8.5万亿元至9万亿元。在中央政府“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方针指导下,调整信贷结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小微企业、服务业等的信贷支持,全面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将成为商业银行信贷政策的主基调。

  社会融资结构发生改变

  与前几年信贷高速扩张相比,由于经济增速放缓,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偏弱,特别是从2012年开始加速推进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使银行信贷呈现出缓慢增长态势。

  “首先,企业利润微薄,赚的钱不抵银行贷款利率,使众多小企业主不愿继续扩大再生产;另外,企业投资意愿不强,主动缩减资本支出,导致银行信贷投放不足。”记者不久前在广东调研时,一位小企业主这样表示。

  与此同时,伴随着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利率市场化程度日益提高,银行信贷在社会融资总额中的占比呈现逐渐下降趋势。

  统计显示,2013年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0.15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0.0%,同比降低12.4个百分点。

  10年前,我国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银行系统,2002年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超过91%。此后,这一比例开始逐渐回落,社会融资多元化趋势开始显现。传统的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结构,正在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结构转变。此外,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业务也对商业银行贷款产生了直接的替代作用。

  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委托贷款、信托贷款、企业债券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占比分别提高到11.0%、12.1%、12.1%,同比分别提高4.8个、7.8个和1.5个百分点。

  可见,在信贷减少以及非信贷快速增加的背景下,实体经济通过贷款以外的方式获取资金的趋向十分明显。同时,以企业债券为主的间接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成为社会融资总量结构性调整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经过政策引导和市场主体的持续努力,我国社会融资结构已经开始优化,并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信贷增速放缓趋势将延续

  日前,央行宣布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贷款增长主要受到贷款额度、贷存比以及其他一些监管指标的限制,而并不受利率水平的制约,因此短期内整体利率下行不会带动信贷增速大幅提升。

  展望下半年信贷形势,交通银行研究员鄂永健认为,一方面,下半年制造业信贷需求依然难有明显起色,但预计部分项目加快推出对信贷增长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外汇占款增长低迷、银行存款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银行信贷投放能力不强。预计全年新增贷款8.5万亿元至9万亿元,贷款余额增速继续有所回落。

  “从近几年银行业的信贷投放情况来看,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通常略高于下半年,占比约在55%至60%之间。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新增贷款金额虽然超过上年同期,但同比增速显著下降,下半年同比增速可能进一步放缓。总体来看,预计今年全年银行业人民币新增贷款在8.8万亿元左右。”华夏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该负责人认为,未来银行信贷增长将呈现以下特点:首先,从客户结构方面看,小微企业将受到国家政策支持,个人消费既是国家鼓励领域,又将受益于居民收入增长,因此,未来银行在小微企业、个人客户的信贷投放将进一步增加。其次,从行业结构方面看,“三农”、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等国家政策重点支持的领域具备较好的发展前景,预计将是银行新增信贷投放的重点。同时,产能过剩行业面临较大的系统性风险,银行在该领域的信贷投放将逐步压缩。

  最后,从区域结构方面看,受益于国家政策支持、产业转移、后发优势等因素,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潜力巨大,近年来,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快于东部地区,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这一特征仍将持续。在此背景下,银行在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投放将加快。

  下半年立足结构调整

  6月底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这将成为商业银行下半年信贷投放和结构调整的指导方针。

  “根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的政策要求,下半年新增信贷将重点投向以下领域:一是小微企业,将始终坚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战略,积极支持小微企业信贷需求,尤其是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创业型小微企业支持;二是个人信贷业务,根据国家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导向,积极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改善性住房信贷需求以及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文化、旅游等消费信贷需求;三是绿色信贷,基于国家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战略方针,大力发展绿色信贷业务,积极支持企业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和安全生产为目的的信贷需求;四是产业升级,根据国家促进工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积极支持企业从成本竞争向质量、技术、品牌、服务竞争转变;五是行业方面,在继续做好传统优势行业金融服务的同时,信贷资源更多地向'三农'、先进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倾斜;六是区域方面,结合国家'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战略,以及传统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趋势,整体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信贷投放,并重点支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满足当地市场需求、有效增加劳动就业的企业。”华夏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部总经理卢小群说。

  民生银行相关负责人则表示,下半年将继续加大对一些资源占有型客户的投入,围绕核心客户用新的模式、新的方法、新的产品去拓展现有存量核心客户上下游业务,从而增加客户群和收益。而在增量方面,一是加大对消费资料端小微企业需求的投入;二是重点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链、供应链业务,从中寻找新的增长点;三是积极调整一些新型产业,包括一些弱周期性的行业,例如教育、医疗乃至环保节能等。孟扬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