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魏加宁:制度不合理导致金融另类创新

2013-07-10 04:03:57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有一类金融创新是由于现行的制度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比如近期出台的政策,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就很有针对性。资金都是短期的,要么商业银行短存长贷,要么地方银行短借长投,这样就出现成本错位的经营风险。
 

  有一类金融创新是由于现行的制度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比如说当前民间金融很活跃,背后的制度安排不合理主要体现在行业准入限制、长期管制导致存款利率偏低,把资金从正规的金融体系中逼出来等,这需要通过加快金融改革来解决

  有的金融创新是由于技术进步引发的,比如说互联网金融、移动金融、第三方金融服务。对于这类金融创新,监管部门的监管要跟上变化的形势,及时更新监管方式以及技术手段。

  还有一类金融创新是由于现行的制度安排不合理而导致的。比如说当前民间金融,包括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很活跃,背后的制度安排不合理主要体现在:首先是行业准入限制,过去长时间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办民营金融机构;再有就是由于利率没有市场化,长期金融压制导致存款利率偏低,甚至是负利率,把资金从正规的金融体系中逼出来,形成各种形式的民间借贷;第三是对于准金融机构的准金融活动,垂直的监管部门监管不到,地方政府又没有得到授权,属于金融监管的真空地带。

  这样的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需要通过加快金融改革来解决。比如近期出台的政策,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就很有针对性。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高企的一个原因也是制度不合理。地方政府现在因为要推进城市化,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需要超前的融资。但是,由于我们的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自主发债,那么另类的创新就来了——成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从商业银行贷款。出现什么情况呢?资金都是短期的,要么商业银行短存长贷,要么地方银行短借长投,这样就出现成本错位的经营风险。

  尽管有关部门把平台贷款风险控制住了,但这两年可以看到城投债在迅速发展,接着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纷纷跟上,打着金融创新的旗帜,实际上转来转去还是转回到这里。链条越来越长,越来越蜿蜒曲折,地方政府债务越来越隐形化,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交叉传染。

  对此光靠加强监管行不通,会压下葫芦起来瓢。这要加大金融财政体制改革。比如能不能考虑让地方政府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如果这样办,风险该如何评估?

  另外,一些保险公司购买了上述银行理财产品,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投资了地方政府的债券。这样一来跨了3个不同的金融子市场。现在混业经营在推进,资金跨市场流动,但分业监管体系没变,这种结构性特点将来会带来大问题,这也是需要密切关注和认真分析的。

  (本报记者熊建根据“2013中国金融创新奖”颁奖典礼发言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9日 10 版)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