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传媒/互联网
新时期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契机与挑战
2016-03-21 16:47:36
 

  在信息传播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媒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新闻院校共同面临的时代课题,其根本在于处理好“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既要站稳立场,也要勇于开拓。

  教学育人的坚守与拓展

  第一,坚定爱祖国、重使命的专业立场

  无论何时,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人才培养道路,都是我们的目标和准则。最近,我们组织学生学习了《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案例教材》。这是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的重要成果,收录了60个新闻报道的典型案例,在学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学习结束后,一位90后的大学生说:“在这个巨变的浪潮中,我兴奋着,也困惑着,这本书仿佛一盏灯火,指引我走上新闻的正道,走向真实的理想。”还有同学自问自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我觉得,是对社会的关怀,对人民的爱戴,在中国,它们默默地、顽强地生长着,打动着我们和这个时代。”

  第二,顺应多平台、高效率的新闻趋势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对于新闻工作而言,“笔头能力”不可缺少。如今,记者不仅要“能写”,更要“快写”,要在新闻发生的现场、事实发生的瞬间“同步写”“即时写”。为了应对这一趋势,努力寻找优化传统写作训练的方法,我们将写作场所从教室“搬到”了户外,把新闻写作置于变幻莫测的事件现场,实现了采编过程的多点互动,也使学生得以利用媒介融合技术、综合多种报道技巧,全面提升现场报道能力、定时成稿与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在“前线”发现、挖掘、产制新闻并形成观点的能力。

  第三,培养国际化、复合型的专门人才

  新闻无国界,记者有祖国。国际传播人才担负着向国际社会报道中国,站在中国立场报道世界大事的职责,需要与世界对话的语言基础,更需要立场坚定、本领过硬的专业素养。2013年开始,我们以大学英语课程为切入点,从本科生中选拔优质生源,开设大学公共英语创新实验班,切实提升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自2009年开始,由中宣部、教育部组织发起的国际新闻传播硕士项目已经满五年,我们的四届毕业生实现了100%就业。如今,他们活跃在各大国际新闻现场,成为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中国利益的维护者。

  实践创业的传承与创新

  第一,建设全天候、立体化的实验环境

  如果晚上在中国传媒大学校园中散步,看到有几间屋子灯火通明、人员穿梭,那就是开放至夜半的实验室。这些实验室的开放时间是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同学们从早到晚都能加以利用,大家称其为“不下班”的实验室。从开放时间上,一天当作两天用,从设备的使用率上,真正做到了“机器”是“用坏的”而不是“放坏的”。

  第二,实施跨媒介、应用型的专业训练

  置身现代新闻传播业的浪潮中,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有“传统手艺”,还要能够适应移动互联网的要求,同时处理不同版本、不同语汇的新闻报道。于是,我们基于媒介转型的现状,贴合媒体发展的规律,将大融合、跨媒介的意识植入专业训练。比如,组织学生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制作手机推送信息,为大家互相传递节日祝福增添了一抹新意。在不久前结束的第三届网络视听大会上,同学们运用HTML5技术,通过微信平台同步发送了9则专题报道,真正实现了“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逐步成长为全能型编辑记者。

  第三,开展走基层、改文风的新闻实践

  在新闻教育中,只有深入认识国情,真正走进基层,学生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要选择这样的道路,才能理解道路自信的深刻含义。这几年来,我们带领学生赴延安、井冈山、兰考等地开展调研,引导未来的新闻工作者们站稳立场、阐明大义,保有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代思考。此外,师生团队先后完成了多部服务国家传播需求、业界评价高、观众口碑好的视听作品。师生组成的团队创作了大型纪录片《走进和田》,荣获了2014年“五个一工程”奖;抗战题材新闻纪录片《逝》在电视机构播出后,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水源地南阳推广成果”也在各大门户网站收获好评。

  第四,激发多元化、广思路的创业热情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感召之下,应该合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比例,培养年轻人的创业热情、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在我们的学生中,2009级电视编辑专业学生李念便是一个例子。大二时,李念开始对媒介技术产生浓厚兴趣,着手与同学一起组建团队,对无人机航拍业务进行研发。2013年,正值大四的李念没有急着找工作,而是钻进学校创业实践孵化器,与“小伙伴们”共同创业,成立了影视科技公司,主打无人机航拍技术。如今,他们的技术已广泛使用在《走进和田》等大型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团队已经小有名气,成为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典型代表。

  第五,倡导跨领域、跨专业的传播创新

  这几年间,我们总谈“创新”,究竟什么才是创新?我想,除了在思想上打破僵局,更要真正走出一条“新路”。举个例子,在我们的本科学生中,有一支原创男团组合:TVBoys,四个男孩不仅“颜值高”“歌声好”,而且个个都是“学霸”,由他们演唱的央视成语大会主题曲《相思成语》广受好评。还有2015年的热门电影《启功》,作为启功先生的扮演者之一,中国传媒大学的张绍刚老师说,之所以选择这个角色,因为启功先生是一名老师,他希望通过对人民教师的形象塑造,传播更多社会正能量。对于我们而言,张绍刚老师和TVBoys的尝试让人眼前一亮。的确,这是一个视野开阔的年代,也是一个尊重创意的年代。我们鼓励师生对各项文化活动的参与,更好地传播主流价值观,共同参与到社会文化的建设之中。

  结 语

  努力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什么才是真正的“一流”?我想,它不仅在于数量和规模,更重要的是真正培养出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具备多媒介知识、跨平台技能,以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化水平的优秀人才。这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也是新闻传播教育对未来的美好期望。(高晓虹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