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制度改革显成果
城乡铺开新居建设
时间回朔到2009年12月2日,倪树良现身成都市灾后城乡住房重建办新闻发布会现场,这位都江堰市紫坪铺镇沙湾村村民,成为成都市首位站上灾后恢复重建新闻发布会的受灾农户。
“要说对重建住房的满意度,我用4个字来评价:相当满意。”倪树良现身说法:他家共380平方米的宅基地,利用其中80平方米修建了一楼一底的川西民居风格联排别墅,腾出的集体建设用地由市土地储备中心按15万元/亩的标准统一收储,“光是这一项就补助了我几万元钱。”
这一天新闻发布会,倪树良当了主角——倪树良们的主角将继续当下去。
“灾后恢复重建,仅靠政府的力量,群众不参与是成不了气候的。”刘俊林说,都江堰市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调动老百姓积极参与,明确规定正在实施的农村基础配套资金2亿元全部用于老百姓以工代赈,让老百姓既建设了家园又增加了收入。
审视市情,都江堰灾后恢复重建容不得丝毫懈怠:全市房屋重建总量为17.09万户,其中需重建的农房6.2万余户、城镇住房10.89万户;审视市情,都江堰灾后恢复重建充满机遇和挑战:经过6年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市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和办法已经形成,为实施政策创新、推进科学恢复重建奠定了基础。
不花一分钱,住进山水别墅——这是全国媒体对像村民王全一样,通过住房联建搬进新居村民的生动描述。其实,都江堰的创新远不止联建:比如,都江堰向峨乡16个安置点,共集中统建用地约1121亩,这比原农户宅基地总面积节约近2135亩;运用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节约出的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可调整到城镇并在成都全市范围挂钩流转。这些节约的建设用地可引入市场资金,在原地或异地用于旅游和工商业项目,也可由成都市土地开发整治服务中心以15万元/亩的价格收购储备。
如此,便可解决“统规统建”的资金筹措难题——节约的近2135亩土地乘以每亩15万元的价格,所得用于灾后农村住房重建的资金约3.2亿元,再加上农户将户均2万元补助费等额交纳为建房费,基本满足了“统规统建”住房的资金需求。
以城补乡筹措农房重建资金完成“统规统建”、运用市场手段引进社会资金完成“联建”、创新金融手段抵押未来产权发放城镇住房重建贷款……一路下来,灾后城乡全面铺开新居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