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摆式的昆明急需突破
一个城市的发展动力或因素,大致可简单归结为内涵和外延,即内因和外因。由于地处边疆,经济体量较小,城市规模效应难以发挥,昆明的城市发展对外延动力依赖程度较大。
昆明的发展轨迹可以佐证这种说法,从抗日战争到上世纪90年代的第二届中国艺术节、中国民族运动会、’99世博会,外延几乎就是这个城市发展主要主导力量。
回顾1999年世博会,巨大的拉动力捆绑着城市建设完成一次令人惊叹的跳跃,然而,这毕竟已是十几年前的事情。这十几年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城市病逐步暴露出来。
99世博会期间强调主城效应,带来了“过度集中”问题。首先,人口过度集中于主城,2000年,主城人口已达160万左右。其中,面积才50平方公里二环内约有100万,面积仅14平方公里的一环内集中60万人左右。
其次,就业岗位和机动车集中在一环内。此外,由于行政办公、教育、医疗、商业设施大都集中在一环内,以住宅带动兴起的副城基本没有,导致昆明出现潮汐式交通,也称钟摆式交通。
“早上9点,昆明人往市中心赶,晚上5点再往外围赶,像个钟摆一样。”陈兴华说,钟摆式交通对昆明道路交通形成巨大压力,昆明堵车并非完全是道路不好或者车辆太多,而是城市功能布局不够合理。
城市病就是对发展形态、功能布局优化调整的呼唤,而具有借助外延因素传统,以及“大型展会改变城市”理念被不断证明奏效的情况下,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和“第13届亚洲艺术节”很自然地被当成昆明城市发展的“第二春”,昆明希望通过对这一理念的践行,完成’99世博会之后的又一次城市飞跃。
“在我们国家,展会改变城市是公认的,上海、沈阳、南宁、广州,国际上也是潮流,欧洲城市就普遍。”陈兴华说,尽管南博会无法取得世博会那样巨大的成功,但对于继续优化城市形态的昆明来说,还是有一定帮助,“昆明珍惜每一个可以促进城市发展的机会”。
(杜弘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