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造城 城市建设提速十年
用“三年造城”参与者、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陈兴华的话讲,世博会效应,让昆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前了十年。“它促进了昆明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其中的交通管线的规划和建设,奠定了今天的城市形态基础”。
“仅城市道路建设方面,在这3年间,昆明实施并完成了‘12345’工程。”陈兴华掰着手指说,神秘而充满自豪,他进而解释道:
“1”为1条宽线,即将巫家坝机场、春城路、环城南路、日新路连成一线,把机场的客流分流到城市的东部和中部,“80米的春城路,现在还是宽敞”。
“2”为二环,实现了全长26.8公里的二环工程初步建成并变成城市快速路,无红灯,为2008、2009年快速完善并形成现在的二环快速干线奠定基础。
“3”、“4”指人民路,东风路、金碧路3条东西向主干道和白塔路、北京路、青年路、西昌路4条南北向主干道的拓宽、改善和提升,这些路到现在仍旧是昆明的主要城市干道。“5”指的是建成黄土坡交叉口,明波交叉口、南坝交叉口等5个城市出入口。
“今天昆明人还是走在当年的这些路上,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陈兴华说,除“三年造城”外,真正影响今天昆明城市格局的,还有批复于1999年的昆明市总体规划,而这项规划,同样与世博会密不可分。
陈兴华介绍,通过“三年造城”,昆明的公交出行分摊率一口气从5%提升到1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原来的不足2%提升到8%;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从5%提升到8%。
国内第一条公交专用道在昆明
无论谈及’99世博会、昆明近代城市建设,甚至是即将召开的南博会,“公交专用道”都成为绕不过的一个点。“公交车专用道”是昆明和昆明人对于城市发展认识最具体化的表现。
99世博会开幕前夕,昆明第一条公交专用道,也是全国第一条公交专用道——北京路路中式公交专用道,于1999年4月完工并正式投入运营。该公交专用道全长约5公里,起于昆明火车站,止于昆明火车北站,进而延伸到世博会会馆。
专用道使公交车时速由原来的每小时9.6公里提高到15.2公里,昆明人出行更加便捷了。昆明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二公司党总支书记徐建章至今记得诸多与之有关的趣事,包括“公交车赛过私家车”。
公交车专用道建成后,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专家、政府官员和新闻媒体,其中包括中央电视台。1999年,央视记者前来昆明采访公交专用道,为实验其效用,记者兵分两路前往世博园。其中,一路乘坐公交车,另一路自驾私家车,结果乘坐公交车的比自己开车的还快,记者目瞪口呆。
“他们回去后新闻一播,来看的人更多了。” 徐建章说,公交车专用道建设期间,非议并不少,很多人认为多此一举,直至专用道效果显现才让人信服。1999年,北京路公交车专用道承担着20万人的公交通行任务。
那么,全国第一条公交专用道为何会选择昆明呢?陈兴华认为,既有客观的现实因素,也有机缘的巧合。
上世纪90年代,昆明人出行依赖公交和自行车,私家车不多。随着城市面积的扩大,自行车又无法满足远距离出行,市民对公交出行依赖度逐步增加,迫切需要更加便捷的公交出行系统。
作为公交优先的具体体现,昆明公交专用道迅速蔓延,按目前的城市发展规划,至2017年,总里程由现在的125公里增加到200公里以上。
此类“洋为中用,他为我用”的做法,还包括对盘龙江城区段的改造。“当时我们专门与昆明市领导到伦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纳河,以及国内的成都等地考察。”陈兴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