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中国日报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执法遇难题 长江渔业资源告急

2013-06-18 13:28:34 来源:人民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免费订阅30天China Daily双语新闻手机报:移动用户编辑短信CD至106580009009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执法遇难题 长江渔业资源告急

日前,长江葛洲坝下游渔民陆续通过船闸,进入已结束禁渔期的上游捕捞作业。

刘保平摄

长江流域全面实施禁渔期制度已经10年,但江里的鱼还是越来越少、越来越小

长江渔业资源告急

本报记者 付 文

五六月之交的太阳有点毒。湖北咸宁市石首市调关镇矶头,以船为家的51岁渔民周德军找了一块荫凉地,坐下来缝补渔网。这些年,对于他这样的专业渔民来说,禁渔期的主要工作就是为解禁后的生产做准备。

今年是长江流域全面实施禁渔期制度10周年。10年间,长江上游(葛洲坝以上)每年2月1日至4月30日禁渔,中下游(葛洲坝以下)每年4月1日至6月30日禁渔,涉及沿江流域上中下游10个省(市)。

禁渔期制度的实施,给了长江水生生物一个实实在在休养生息的机会,减缓了资源衰退趋势,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渔业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了全社会共同养护长江水生生物的意识,促进了长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

然而,对于禁渔效果,周德军却不满意。“最近十年年年禁渔,但还是明显感觉江鱼一年比一年少,而且越来越小。”

禁渔10年,长江渔业资源现状如何?进一步保护长江渔业资源面临哪些问题?本报记者赴荆州石首、宜昌枝江、咸宁赤壁、武汉新洲四地进行了实地探访。

1.资源困境

过度捕捞,环境污染,江鱼数量、种类都减少

“目前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出现了严重的衰退,流域的资源环境面临崩溃。”日前,农业部长江流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赵依民在接受采访时说。

来自农业部的数据也显示,2011年长江三峡库区、坝下、洞庭湖、鄱阳湖和河口区的天然捕捞量已经不足5万吨。近两年鄱阳湖和洞庭湖的渔业产量,与历史最高产量相比,降幅均超过50%。湖北2010年长江捕捞量26.4万吨,2011年只有20.6万吨。

除了数量减少,种类也在减少。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刘焕章3月份对鄱阳湖的调查显示,体重小于50克的渔获物占到了总量的97.4%;而长江主要经济鱼类四大家鱼的比重仅为0.25%。“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记录显示,鄱阳湖内有117种物种,去年只剩下86种。”刘焕章说。

刘焕章认为,导致长江渔业资源锐减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过度捕捞。“在一些地方,渔民采取的是断子绝孙、赶尽杀绝式的捕捞方式。”

业内有关专家大多都同意,非专业渔民非法捕捞,沿江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企业非法排污以及非法采砂等因素,也是导致目前长江流域渔业资源退化、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精彩热图

 
 

焦点图片

南京:安徽男子就医途中 厕所内莫名猝死

格兰仕2000名工人打砸工厂 特警进厂戒备

西双版纳:万人泼水喜迎傣历新年 欢腾场面蔚为壮观

奶茶妹妹与大19岁京东老总最新恩爱照

精彩热图

西安一公交司机和货运司机当街厮打 乘客无语了

中央巡视组海南接访点 群众排队来访[组图]

图片故事:90后入殓师只为留下永恒美丽

南京“弃婴岛”三夜蹲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