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将至,很多人都安排了春节旅游计划。从旅行社反馈的消息来看,目前已经进入旅游预定的旺季。各地为了进一步树立了“文明出游”的观念,真正做到“文明出游,从我做起”,也纷纷举办“文明与旅游同行万人签名”、“文明旅游使者颁奖”等活动,并组织导游领队等旅游从业人员向过往市民宣讲《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公约》,发放文明旅游宣传资料和小礼品,引导市民支持文明旅游活动。
将文明出游的宣传、教育和引导做在出行之前,而且既有一目了然的《指南》和《公约》,也有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不仅提醒了游客的文明意识,也方便游客对照自律;即使暂时没有出行计划的市民,也会在耳闻濡染之中将文明意识潜移默化。我们相信,今年春节期间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加入到文明旅游的行列,开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各种不文明行为会大大减少,中国游客的形象也将会随之大大改观。
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能够走出去旅游的人们也越来越多。但是,乱扔垃圾、随意插队、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写乱画、如厕不冲、衣衫不整、缺乏礼让、用餐浪费等不文明行为,也随之增多。特别是发生在国人出境游时的不文明行为,更是成为国内外媒体聚焦的对象。一些媒体的“全球最差游客”榜上,中国游客往往都“名列前茅”。不文明出游不仅丢了游客自己的颜面,也让国家和民族的形象跟着受了损伤。
然而,以往在讨论国人不文明出游现象的时候,往往将原因归结为经济“暴发户”,说国民素质没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至于对策,除了强烈的舆论谴责,就是建议重罚。虽然说这样的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并非全无道理,但我们却忽视了一个现实,那就是很少有游客真的想当不文明的典型,更没有人想主动去给国家和民族形象抹黑。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旅行社,对文明旅游方面的宣传和提醒基本为“零”,多数游客是因为不知无心而为。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因为没把出行前的“功课”做足,所以就容易出现“意想不到”的不文明现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不文明行为发生之后的谴责和重罚,固然必要,但不能起到根本性的作用。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在某一个阶段也都曾经发生过不文明出游较普遍的现象,这些国家的经验也表面,注重“游前宣导”,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旅行社和导游的以身作则,加以“游中提醒”,就可以最大程度避免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注重游客的团队意识培养,也可以有效降低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概率。
一时的措施只能起到一时的效果。只有让讲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时尚、一种潮流,不文明的行为和现象才会最大程度减少或消失。文明出游只是讲文明的一个方面,只有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环节、细节,都说文明话,做文明事,才能在整体上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与社会环境,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不文明出游的问题。
以文明出游为主题的各种活动,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我们也希望各地真正像重视文明出游一样,把精神文明建设真正重视起来,在公民道德实践的各种活动中,将讲文明融入全过程,覆盖到全方面,从而有力推动我国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文/郭文婧